【欢迎您参与盘中即时聊股】 【我要发表评论】
【字体:小 大】
2、 从技术面上判断底部
对于底部的判断,从技术分析的角度来看,也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阶段性底部的判断,技术分析往往十分灵验和准确。例如,从技术形态上看,底部往往呈现双底、头肩底、圆弧底等等。此外,还可从技术指标和技术图形上加以分析,在底部区域,或称短期底部,技术指标如MACD、RSE、KDJ等一般均处在低位超卖区。分析这些技术指数和图形,亦将有助于加深对底部的认识和判断。而对大盘底部的预测和判断,宜多关注中线技术指标,如月K线在底部金叉往往预示大盘见底和大行情来临。历史上月K线金叉供发生过5次:1994年8月,1996年3月,1998年3月,1999年5月和2002年3月。前4次均有较大行情发生,此次也不应例外。
3、从成交量上判断底部
在底部区域,往往成交量极度萎缩,因此成交量也是判断是否底部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这是由于处于底部阶段,往往看淡者居多,因而成交淡静,抛者不抛,买者不买。成交量屡创地量,是大盘进入底部区域的一个重要信号。回顾1994年7月底时,沪深股市成交极少,最低时日成交仅数千万元。再如1996年初行情发动之前,沪深股市也仅有数亿元的日成交量。2003年底沪指下探1300点成交量也是连续萎缩至地量水平。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上述1994年7月,1996年初和2003年底股市成交量极度萎缩证明大盘已处底部,可供借鉴。
三、讲究建仓方法
在注意了上述两点之后,在具体建仓时,应当讲究建仓时需采取的策略和方法,其目的和宗旨是,尽量延长在底部的停留时间,也就是说,买到更多的便宜货,才有利于降低建仓成本。那么,应当采取哪些策略和方法呢?
1、 隐蔽吸筹,不露声色
在建仓阶段,尽量不让人察觉有大资金介入建仓,因此,在操作上不能大手笔地明码执杖地买入,而必须将大资金拆小,悄悄地买进。这对于资金量大的机构主力来说,相对建仓时间会较长,因而也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和耐力,须知,在底部吸的敌码越多,其建仓成本越低。
2、 分批建仓,逢低吸纳
由于底部是一个区域,也由于底部的低点较难判断,同时还由于大资金不可能全在最低点吸到筹码,因此,大资金在建仓时,往往在进入底部区域后即开始分批建仓,逢低吸纳,越低越买。
3、 震荡建仓,上拉下打
由于建仓过程中,资金量大,而难以避免不将股价抬高,但此时或是筹码尚未吸够,或是拉高尚不到时机,因此往往还是必须以少量筹码,再次将股份打低,甚至打出恐慌盘、斩仓盘、止蚀盘,以便在低位能够再次低成本吸筹。这就是所谓震仓洗耳恭听盘。当然,吸筹与出货一样(或称买入和卖出一样),均不可过分贪婪。高了还是盼高,这是卖出时切忌的,而低了还想低,同样也是买入时切忌的。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