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参与盘中即时聊股】 【我要发表评论】
【字体:小 大】
说到底,股市的运动实际就是资金的运动。股市不能缺乏拥有大资金的机构主力。大资金的运作,不同于中小散户,无论是买进还是卖出,或者说无论是建仓还是出货,决不是一指敲单即可,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均必须尽最大可能地降低建仓成本,扩大获利空间。大资金在股市中操作,一般都分为三个阶段,即吸筹、拉高、出货。吸筹的过程,就是建仓的过程。通常人们说,要高抛低吸,即是说要高位抛出,低位买进。实际也就说的是追求最大利润、争取最小成本的问题。但是,一句高抛低吸不知在多少股评中重复过多少次,但要真正做到,又谈何容易,尤其是对于大资金的操作来说,更为艰难。那么,大资金究竟如何才能降低建仓成本呢?根据自己多年操盘的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一、选择建仓对象
首先,必须对建仓对象,或者说投资对象,加以选择。简言之,就是买什么股票,必须有所选择和考虑。由于大资金有一个机会成本的问题,因此必须根据资金的状况来加以综合考虑。例如,长线资金可选择长线投资品种,而短线资金只能选择适合短线炒作的品种。再如,资金量大的可选择盘子稍大的股票建仓,而资金拥有量不是太大的,应当选择那些流通盘稍小的股票建仓。这里的原则,必须是量力而行,量米下锅。否则,就容易出问题。比如短线资金却选择了长线品种投资,资金使用期限已至,而所建仓的股票尚未拉升;又如资金拥有量并不大,而建仓的股票流通股盘却不小,待到建仓完毕,却再无资金拉高股价,以利出货;等等。
其次,除了上述应注意的问题之外,在选择建仓对象时,还必须对其投资价值进行分析研究。不管是长线资金还是短线资金,也不管是资金量大还是资金量小,所选择的建仓对象,必须具有投资或投机价值。否则,也容易出问题。尽管长线资金和短线资金,其侧重有所不同,长线资金侧重投资而短线资金侧重投机,但即使侧重投机也是必须投资、投机两相宜。倘若只有投机价值,而无投资价值,即使短线也难以运作。往往在建仓完毕后,由于无后续题材,拉高后跟进者不多,而难以出货。尤其在股市逐渐成熟,规范的时候,选择建仓对象,更应注重股票的投资价值。有时由于某种股票的投资价值较高,而在建仓完毕后,并不需你去拉高,自会有后续资金来抬高股价,你只要持有坐等抬轿就是了。由此也可见选择建仓对象,对于大资金降低运作成本的重要性。
二、选准建仓时机
准确地选择建仓时机,对于降低建仓成本,是最为关键的,也是最难把握的。谁都知道,为降低建仓成本,必须逢低吸纳。但何为低?何为高?却难以判断。即使你选择的股票很好,很有投资价值,但如果建仓入货的时机不对,同样会使建仓成本高企。因此,无论从大盘还是从个股来说,如何判断底部,就成为问题的关键。只有在底部建仓,建仓成本才有可能较低。但是,底部应当如何判断呢?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加以判断:
1、 从基本面上判断底部
从广义上讲,基本面包含宏观面、政策面等等;从狭义上讲,基本面包含上市公司基本面等等。前者诸如宏观经济形势、金融财政政策等;后者诸如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状况等。从基本面上加以分析研究,有助于对底部的判断的认识。例如,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和研究,有助于我们认识我国国民经济已于1996年步入一轮新的经济快速增长周期,从而可以对1996年初股市在深成指900多点,上证指数500多点已处于底部区域作出准确的判断。再如目前从基本面上看,我国宏观经济形势持续向好,工业生产平稳增长,企业效益开始回升,金融运行平稳,物价相对稳定,社会消费持续增长,整个基本面向好,支持股市稳步向上。而从政策面上看,虽然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已实施多年,将来要逐渐淡出,但作为宏观调控的战略性举措,积极的财政政策仍不可能在短期内淡出,而货币政策方面也仍将是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以期使宏观经济保持相对平稳,适度快速的发展。此外就管理层对股市的调控而言,政策面暖风频吹,国务院的“九条政策”强调股市稳定发展,可以说平稳向上是今年 股市的基调。由此可以认为,目前的深沪股市已处在一个阶段性的底部区域,是牛市的开始阶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