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参与盘中即时聊股】 【我要发表评论】
【字体:小 大】
陈李:在主题投资方面,我觉得新能源和资产重组会走得比较远一些,资产重组包括中国企业的海外收购股权等,一方面可以赚取资源价格上涨的好处,同时还会赚取汇率贬值的好处,是双重收益,是今年可以关注的方面。新能源短期难以赚钱,但是未来难说,是不是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呢?话题会更加持久一些,股价则会透支很多。可惜真正新能源的股票很少,大都是搭边的公司,风险也很大。
田宏伟:2009年市场盛行的主题投资,在参与时一定要控制好风险,对于受惠于4万亿投资的工程机械、铁路基建等股票,其业绩具有持续上升空间,因此,市场给予较高估值是合理的;对于新能源、农业等板块,企业业绩可能无法支撑目前较高的股价,说出现泡沫也是可以的。
市场风格如何转换?
主持人:也许是累计涨幅比较多,机构从避险的角度考虑,资金流本周加速流向了大盘蓝筹股,如银行、地产显得比较活跃,这是否意味着未来市场将进行风格转换?
陈李:整个市场必然面临风格转换,从小盘股转向大盘股,从题材股和概念股转向业绩支持的股票。
如果前面提到的信贷和工程机械订单这两个指标比较良好,则上半年投资者还是可以介入市场的,甚至可以选择进攻性的行业。比如机械、设备、水泥甚至房地产等偏周期的行业。下半年如果发现地产投资没有恢复,国家投资没有带动企业投资,则投资者需要重返防御性的领域。
李华轮:如何应对预期中的调整是目前策略判断的关键所在。如果相信新能源起码是全球经济增长的动车组,那么板块中真正有竞争力和需求增长的公司很可能面临的是一个萧条市场中的“局部牛市”,剧烈调整过程将使得题材和概念公司原形毕露、优势公司水落石出。对我们公司来说,在区分行业的基础上积极敏感地探索跟踪相关公司是当务之急。
田宏伟:以资产配置应对市场不确定性、以品种优选获取超额收益,这是我们对投资者的建议。战略资产配置的好坏几乎可以解释90%以上的业绩。但是,几乎没有谁敢说自己具有超强的时机选择能力。所以,包括基金在内的众多专业机构都在竭力淡化投资中的择时因素。但是长期来看,单靠资产配置又是无法持续超越指数或基准的,因为在市场走强或转入震荡时,战略资产配置就会失灵或拖后腿,要获得超越基准的收益还要靠品种的优选。
嘉宾:
瑞银证券中国股票策略研究主管 陈 李
上海朱雀投资合伙人 李华轮
国泰君安集合理财“君得益”投资经理 田宏伟
连续两周,市场大幅震荡,有的投资者坐了过山车没能把握收益,有的追涨杀跌损失惨重。如何在当前大震荡的背景下确保投资收益,如何判断两会暖意之下的经济走势,以及如何应对市场风格转换等问题都成为当下焦点话题。
为此,本期北京圆桌邀请了三位不同背景的市场资深人士,其中陈李是业内著名策略分析师,李华轮所管理的阳光私募在2008年大熊市取得较好的投资业绩,田宏伟管理的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净值也远远优于大盘表现。希望他们的分析能为您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
从左至右依次为田宏伟、陈李、李华轮插图 王建华
主持人:中国证券报记者 朱 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