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参与盘中即时聊股】 【我要发表评论】
【字体:小 大】
大波段五:1047点—1756—1361—2245点—998点。(1999年5月18日至2005年6月6日)
随着A股迎来具有纪念意义的"5.19"行情,市场的牛蹄再度飞扬,在1999年5月18日至6月底的短短一个半月时间,沪指上涨将近70%,1999年6月30日上证指数上攻至1756点。突破此前高点1588点。但随后股市大幅回调。2000年1月4日,上证指数跌至1361点。随后受到外围股市大幅攀升的刺激,中国股市最后奋力一搏,终于冲上了指数的“至高点”2245点,伴随这一轮波澜壮阔的大牛市,证券投资基金也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大发展。但"5?19"行情过后,市场开始关注股权分置问题。投资者普遍认为这是利空因素,解决股权分置也成为股市下跌的理由,股指也从2245点一路下跌到998点。累计跌幅达到55%,经过这轮历史上最长时间的大调整,A股市场的再度重回起点。
大波段六:998点—6124点—2370(2005年6月6日-?)
998点以后,牛市重新归来,推动市场上涨的核心因素主要在于:股权分置改革,人民币升值,资产价值重估及上市公司业绩快速增长。此轮牛市从998到6124,几乎没有大的调整,期间加息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一直伴随着股市的上涨。即使530上调印花税,那也只是此轮牛市上升途中的一个驿站。但是没有只涨不跌的股市,当一切正悄然发生变化时,那些对此轮牛市起到关键作用的因素却成为快速下跌的隐患。股改初步完成的同时,大小非解禁的高潮却不断临近,恐怖的解禁压力,和大小非极低的成本成为股市下跌的一大原因。人民币升值的同时,热钱不断涌入,加上股市快速上涨的泡沫,通胀形势越发严峻,央行不得不采取从紧的货币政策,加速了股市的下跌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出口政策的变化,投资收益的大幅缩水,企业业绩高增长的预期成为泡影,中国股市迎来的短时间的快速下跌,到08年8月中旬,上证指数从6124到2370已跌去近61%。
回首中国股市20年的涨跌起伏,既有令人疯狂的快速大涨,也有令人绝望的直线下跌,综合来看,沪综指在前五次熊市的平均跌幅为57.86%,从这个角度来看,当前沪指的跌幅已经超过平均跌幅,或许将迎来一轮反弹。
同时从牛熊转换的过程来看,中国股市在牛熊之间近乎没有调整,总是在大涨大跌之间完成牛熊转换,这成为A股的一个有别于其他市场的明显特征,但是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在急跌的熊市当中,中国A股从未经历过本轮调整中长达十个月的急速下跌,在市场估值逐步趋于合理的情况下,市场或将迎来阶段性底部。
此外,一个有趣的现象在于,当股指跌至上一轮牛市的高点附近后,必将迎来一轮反弹,从325点到1047点到1361点到998点,无不印证着这一规律,从这个角度来看,2245点将成为市场的强力支撑点,而今日的低点2370距其仅有一步之遥。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