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参与盘中即时聊股】 【我要发表评论】
【字体:小 大】
说明什么问题呢?如果不是政府担保,换成真正的纯粹市场运作,整个银行体系所暴露出来成本上涨,由于政府担保成本低,美国政府押上自己的信用,如果现在换成AIG和其他公司成本会大幅度上涨,银行体系盈利会迅速消失,很快变成负值。我认为23万亿中间很大一部分,美国政府取代了市场经济中信用违约掉期的功能。——美国政府的介入使这些体系中,相对应市场因素退出了,所以说人为降低了成本,导致出现盈利,这是一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美国政府通过2000亿美元救助AIG,而AIG由于银行资产损失大幅度上升,实际上AIG赔给了银行系统,美国政府的钱通过AIG直接划到银行帐户上,使银行第一季度出现了71亿美元的盈利,这些盈利在我看来都是靠不住的,真正潜在的问题和损失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披露。
第三方面问题是欧洲银行系统,现在潜在问题,坏账总资产达到18.2万亿欧元,占整个欧洲银行资产负债表的40%左右。我们现在看到欧洲银行体系,现在已经公布的所谓的损失,大概只占潜在问题的26%左右,实际上更多坏账问题并没有得到真实披露。如果把这两个数字加在一起,相当于未来好多年欧洲和美国财政都需要不断补这个窟窿,这是基本判断。要彻底清理这些烂账没有五年以上的时间,没有巨额投入和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不可能把几千家金融机构坏账问题和逻辑关系弄清楚。所以从这两点来讲,金融系统潜在问题并没有得到充分暴露,只是被掩盖起来了,形象地说好像一张床,被褥上已经爬满了蜈蚣、蟑螂这些东西,美国政府的做法是加一床被子把它盖住,如果蜈蚣、蟑螂爬上来之后,再加上一床锦被,给你的感觉是这个床看着很漂亮,你要真正掀开看的话,里面全是这些东西。
所以从这个意义来讲,金融系统危机并没有结束,这是从短期来看。
从中期来看的话,在未来三五个月之内,我们看到所有消费信贷、信用卡债,包括地方政府债,商业地产债,这些违约率都在同步大幅度上升,都会在今年年底达到历史性高峰。在未来几个月,特别是到2009年底时间里面,整个全球金融系统处在高危状态下。
从长期来看,美国消费信贷,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力,美国GDP中72%的增量来源于消费。而美国即将出现的是消费问题,我们现在看到美国1946年到1964年战后这段时间,出生了7900万我们称之为婴儿潮,1962年出生的这帮人,占美国整个人口的1/3。按照美国常年统计数据来看,47岁是美国人消费最旺盛年,过了47岁消费会逐渐递减,由于人年老、功能衰退,包括对未来收入预期的下降,都会收缩消费。现在问题是,这7900万人从1962年中位点算起来到2009年,今年正好是47年,这7900万人在今年将会达到最高消费水准,过了今年之后,按照历史正常规律,整个集团7900万人就会逐渐进入消费下降渠道,更严重的是7900万人银行帐上是不存钱的,把大量退休金全部投到股票市场和金融市场中,而在金融海啸打击下,很多人损失了将近一半的财富。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会加速勒紧裤腰带,省钱,节俭消费。
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个高峰期过去之后,下一波人口高峰起来会在2024年左右,所以中间存在14年消费下滑期,这是人口周期造成的。我个人认为不会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转移,哪怕利息降到零,哪怕不断透支搞大型公共工程,也不可能扭转人的周期。所以未来长期消费箫条是难以避免的。所以从长远来看,美国经济复苏是极其漫长和痛苦的过程,中间可能存在着多次反复,而不可能走出一个V字型反弹,像大多数人所认识的那样。
现在股票市场不光是香港还是大陆、还是美国,还是全球,实际上已经把V字型反弹因素已经估算进去了,现在股票市场价格已经包含了V字型反弹的假设,但事实是经济不可能出现V字型反弹,这个股市的大幅度调整在我看来在所难免。
记者:我们看美元危机,您在书里面也谈到,绝对权利导致绝对腐败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美元,美元危机爆发不是会不会的问题,谁拥有货币发行权就拥有话语权,你认为靠美元不能长久,会掏空美国国力,你怎么看美元问题。
宋老师:我觉得美元问题说到底是美国的债务问题,美元是依托于债务来发行的,这是现代中央银行一整套做法。美国现在的问题在哪儿呢?如果把美国政府,美国联邦政府,美国州政府,美国地方政府,美国个人消费着,美国公司全部加在一起总共负债量,大家一共欠了57万亿美元,是有利息成本的。比如国债可能偏低,但是个人消费贷款或者信用卡贷款可能就是百分之十几,甚至更高,百分之二十多都有可能。如果我们算平均值,以6%均值计算的话,以57万亿债务规模,以每年6%的速度往上涨,这是利滚利的往上涨,这是一条曲线。
另外一曲线是,美国国民收入增长曲线,或者叫美国GDP,经济增长速度来看的话,现在基数是14万亿,不到15万亿。根据过去一百多年以来统计,平均来算的话,美国可持续经济增长数字是3%,这条线是14万亿作为起点,以3%的速度缓慢平缓增长,而另外一条线是以57万亿为起点,以6%的速度往上涨,而且是越涨越快。两者差距会越来越大,大到什么程度呢,大到什么时间点呢?我当时在书中做了推算,如果以40年作为尺度来计算的话,经过40年利滚利往上涨,美国如果到2050年前后,整个债务总规模将会达到586万亿美元。从现在的基点算GDP,以3%平均速度增长,这3%里面涵盖美国出现重大历次技术革命,包括IT革命,互联网革命,汽车革命等等,这3%已经涵盖了所有可能出现的技术革命。根据这一百多年统计数据,从现在开始算,40年之后美国GDP总额大概是33万亿左右。
债务总量是586万亿左右,GDP是33万亿,很好算,586万亿利息成本是6%,这样一算的话,那时候仅仅支付利息一项就要花35万亿,而当时的GDP只能做到33万亿,这意味着美国人把一年全部的GDP,创造出来所有财富全部还债务利息是还不清的,如果是这样的话经济不能持续,这是非常简单的数学问题。当然问题不可能恶化到那一天才爆发,我认为很可能是在十年左右时间之内,美元不得不发生一次重大的,大规模贬值,美国在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好几次类似事件。比如1933年,当罗斯福总统上台之后,曾经一次性把美元做了一次重大贬值,从20美元兑换一盎司黄金,在一天之内降到35美元兑换一盎司黄金,这是突然的一次美元贬值。第二次美元变质是1971年8月15号,当尼克松单方面宣布废除布雷顿森林体系,关闭美国黄金窗口的时候,美元对黄金比价同样发生了巨变。这都是历史上美国出现危机之前,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在爆发危机的前一天,在美元出现大幅度变质前一天你都不可能知道,往往是突然宣布,主要目的是不给你从美元资产逃离的机会,也不给你转移资产的机会。
所以说未来的十年,或者某一段时间之内,有没有可能出现美元一次性大幅度贬值,因为承担的债务负担太重了,通过变质可以大大减轻债务压力,包括欠中国的钱,欠其他国家的钱,都可以得到大幅度的冲销,我觉得美国政府到了某一天只能这么做了,而这种爆发也许是头一天没有任何征兆,突然宣布大幅度贬值,这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必须要高度关注的问题。比如说港元,港元是跟美元挂钩的,那个时候如果美元突然宣布这一政策,港币应该怎么办,应该如何自负,还有全世界存储美元的,或者存储本国货币的老百姓,他们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个用不了多少年,在某一天就会突然出现,这是对美元并不算乐观的看法。
记者:我们谈中国经济跟人民币,有人说中国借这次金融海啸崛起,是不是能够撑起全球经济,人民币什么时候才可以成为主要的货币,跟有话语权的美国分庭抗礼。
宋老师:我觉得中国在这次金融危机中,现在看起来似乎是一个赢家,但可能问题并不这么简单,中国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受的是内伤,而其他国家,比如美国看起来头破血流,看起来问题很严重,但他们的问题相对于中国来说,中国不一定比他们要好到哪儿去。这次危机出现在全球经济结构失衡,失衡的一个方面体现在美国过渡消费,过渡举债,债务膨胀,导致负债过渡,最后债务危机引发了支付性危机,支付性危机最后导致流动性危机,最后流动性危机波及到实体经济,导致经济衰退。如果美国是这样的,中国正好在另外一个方面,中国在过去十几年里面,一直走的以出口导向来发展经济模式,而出口主要目标就是美国。美国过渡消费模式如果难以持续的话,中国以美国作为主要出口市场,进行大规模出口,用出口拉动经济增长,这个模式也会面临重大问题。
我们知道任何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无非是三套马车,出口可能是头一号马车,因为出口直接影响3%,间接影响会高于3%。另外一个就是消费,中国现在大家都说中国人到国外花钱,似乎很有钱,实际上中国财富分配极端不均,1%的超级富豪可能握有50%的银行存款,属于不极端不均匀的分布情况,这跟发达国家非常不一样。在这样的过程中,绝大多数中国人消费能力是非常低下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不足,但是中国的发展不能靠1%的人去拉动,因为产能过于庞大,没有办法被1%的人全部吸收掉,而剩下99%的人又没有能力消费,就会造成产能结构失衡和产量过渡的问题。
第三,影响经济发展就是投资,投资分私人投资和公共投资,政府投资和私人投资。按照比较好的模式,政府如果投入,私人资本跟进,这样会使经济发展处在比较良好的状态,因为私人投资的效率会高于政府投资。从现在的情况来看,特别是4万亿中国刺激经济计划来看,之所以现在看起来比美国好,是因为中国动作快,效率高,由于中国政治体制决定了一旦决定做什么事,会比民主国家做的更快。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经济情况看起来迅速的数字好起来了,但私人投资并没有紧紧跟上来,三套马车里面,出在未来十年之内不要指望出口,美元再成长30%,20%拉动经济增长,这个已经不现实了,由于美国人口老化问题。如果说消费,中国存在着严重贫富不均,这个调整也不是一年两年能做到的。第三靠投资,私人投资如果不跟进,实体经济普遍处在生产过剩的状态,不好卖,投资就会亏损。剩下就只能靠政府投资,政府投资一次4万亿,这个东西是有有效期的,如果过了一定的时间段,他们所预计的全球经济反弹并没有出现,全球经济还在下滑,或者还在衰退,这个时候就逼着政府不得不再来一次刺激,而且规模很可能会更大。当然不仅是中国政府这样,美国政府也得进行第二轮刺激,当大家推出第二轮刺激的时候,市场反馈会完全不一样,美国政府宣布投资7800亿美元刺激经济的时候,所有人都欢欣雀跃,他们假象美国政府一旦介入,所有经济情况会迅速好转。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