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参与盘中即时聊股】 【我要发表评论】
【字体:小 大】
后文还有一个很好的例子:
“老婆,”他不打磕巴,流利地说道,“我把他们全蒙了。咱们的酒脱手了!荷兰客人和比利时客人今天上午要走,我就在他们住的客栈前面的广场上溜达来溜达去,装得百无聊赖的样子。你认识的那家伙过来找我了。出产好葡萄的园主们都压着货想等好价钱,我不劝他们脱手。那个比利时人慌了。我早看在眼里。结果二百法郎一桶成交,他买下了咱们的货,一半付现钱。现钱是金币。字据都开好了,这是归你的六路易。三个月之后,酒价准跌。”
老谋深算的葛朗台用的是欲擒故纵的方法,先不露声色,慢慢诱人上钩,最后成功地把货卖了出去。
对投资者来说,交易时机的把握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项学习内容。有的人在果子还没有长熟的时候就拿出去卖,后来只能看着别人卖出好价钱而干着急,为自己没有耐心而懊悔不已;有的人一直念叨着“再等等,没准会涨得更多”,可没想到的是因为一念之间的贪婪或是犹豫不决而错失良机,只能眼睁睁看着财富缩水。可以说,做得好不如做得巧,投资的诀窍在很多程度上都在于如何适时地抓住买卖的时机。
适时调整投资策略
葛朗台在理财方面还有一个过人之处,他不光看一个项目的成本收益,而且要看它的机会成本,通过权衡比较,做出投资策略的调整。
葛朗台拥有的一块肥沃的土地上种满了白杨,最后他发现种树是不划算的。一棵白杨占用了32尺土地,900棵白杨相当于1000堆干草,1000堆干草大约值600法郎,一年割两茬,是1200法郎,40年下来再加上利息,大约有6万法郎。而2000棵40年的白杨还卖不到5万法郎。显然,种白杨的机会成本太高了。
于是,葛朗台把所有的白杨树苗都种在了卢瓦河边,而河边的树木主要是靠政府出钱施肥浇水的。
对我们今天的投资者而言,也是同样的道理。在做一项投资时,还要去看一下这笔资金用于其他投资项目的收益,通过比较,最后决定到底投资什么项目。
扩大投资组合
按道理讲,葛朗台在当时投资的项目已经不少,如地产、葡萄园等。但当他听银行家说买公债,收益率高,且不用纳税的时候,就决定去投资公债。
他从1300、1400公顷的森林齐根砍下的林木,给了他60万法郎的进益;再加上白杨树的卖价,上一年度和这一年度的收入,以及最近成交的那笔20万法郎的买卖,总数足有90来万法郎。公债一股70法郎,短期内就可以赚到20%的利息,这笔钱引得他跃跃欲试。他就在刊登他兄弟死讯的那张报纸上,将一笔笔数目进行推算,侄儿的呻吟他充耳不闻。娜农上楼来敲敲密室外的墙壁,请主人下楼,晚饭已经摆好。在过厅,跨下最后一级楼梯时,葛朗台仍在心中盘算:“既然能赚到8厘的红利,这桩买卖就非做不可。“两年之内,我可以从巴黎取回150万法郎的金洋。”
葛朗台扩大了自己的投资组合,新的投资品种的加入,增加了获利的机会,但同时也分散了市场风险。看来“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投资原则,也已被葛朗台所掌握。
如何扩大投资组合,选择好的投资品种,也是今天的投资者必须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链接
节俭持家的几条妙计
首先是养成记账的习惯,了解每月的收入、支出和结余分别是多少。有一份明细账当然是最好的,有助于了解详细的家庭财务状况;而实际中,对很多家庭来说,每一笔支出都记账似乎是不现实的。针对这种情况,至少要求对每月的收支做一个大致的匡算。
其次是调整下个月的消费账单,压缩不必要的开支。把花费分类为固定和变动。固定的花费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如房贷、保险、水电费;变动的花费是可以斟酌的,如餐费、看电影的费用等。
再次是养成储蓄的习惯。每个月发薪水之后,把10%~15%的薪水强制存入银行,每个月坚持,日积月累,就会发现自己积累了一笔可观的财富。
还有,最好不刷卡消费,而是用现金结账,加强每一笔花费的心理印象;对年终奖等额外收入,假装没有这笔收入,存起来或用于投资,而不是增加消费;等等。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