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参与盘中即时聊股】 【我要发表评论】
【字体:小 大】
经过多年发展的李兆基,现在已成为香港地产业界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显要人物。他现在是香港恒基兆业地产及香港中华煤气公司主席,共计持有59.87%的恒基兆业、2.5%东亚银行、12%新鸿基公司、10%星洲新达城市发展的股份。此外,李兆基通过恒基兆业地产持有71.8%的恒基发展、29.7%中华煤气、32.6%油麻地小轮和25%广州洛溪新城的股份。1996年,恒基兆业地产总市值达123.30亿美元,资产总值为679.45亿港元,营业额111.71亿港元,在香港上市公司排名中位居前列。2005年,恒基兆业营业额67.73亿元,盈利达到135.49亿元。2006年,营业额达到83。56亿元,纯利达到98.1亿元。2007年11月19日,股价达到64元,市值1253亿港元。这仅是恒基兆业一家,而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香港小轮(集团)有限公司、美丽华酒店企业有限公司、阳光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都有各自精彩。
李兆基虽只是小学毕业,但却身怀绝技:用算盘计算快过电脑。他的脑力惊人,恒基一百多地盘,他都记得清清楚楚,哪里进度如何,哪里面积多少,随口可出。李兆基的座右铭是:“先疾后徐,先声夺人,徐图良策”。他认为凡成功不可或缺的是培养好自己的能力,做好事前准备,有独到眼光,方能先别人一步。每年集团年报的主席报告都是由他亲自撰写或修改。
李兆基谈到个人财富问题,说了一句古语:“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他始终认为,不择手段,没有道义,发达了也没有用,做人应该要有自己的原则和理想。
李兆基认为,事业所带来的成功感,不完全在金钱方面。在他心目中,做地产最重要的是有预测能力和鉴别能力,买地就像买衫一样,买得便宜穿得久,便说明你眼光好、买得值。大家一齐去买地,谁识货,谁不识货,“有料无料”,几年后便见分晓。总括来说,投资有如一块试金石,能分辨“高”“低”、明察秋毫,是为最成功的境界。李兆基除了投资眼光快且准外,待人接物也很注重传统的人情味,决不像有些商人只认钱不认人,几十年来,他的恒基公司几乎与香港各大地产公司都合作过,被誉称为“百搭”地王。
作为地产界的“大哥大”,李兆基在香港政府适应市民要求压楼价之时,曾带头将马鞍山新港城最新楼盘自贬身价8%,为其它地产公司做出一个榜样。
李兆基虽然幼时读书不多,但他颇有古文修养,买下、贮存有大批古书。由于他曾捐出大笔基金给牛津大学,1979年捐助英国牛津大学的华顿书院。设立“李兆基奖学金”,每年保送3至4名香港优秀学生负笈牛津大学,先后已有46位修读不同科系的学生受惠。牛津赠予他“院士”和“博士”的荣衔。李兆基热心支援社会公益事务,具有培育英才的远见和胸襟。他屡次出资赞助中、英、港的教育事业,贡献至巨。其中有三项成绩尤其卓着。
1982年他与好友设立“培华教育基金”,并担任主席,资助中国发展教育和培训专业人才。
李兆基对中文大学的学术科研发展贡献尤多,他慷慨解囊资助中大设立三年制工商管理硕士课程,并担任顾问委员会委员。现任该校联合书院校董。近年,他又联同挚友郑裕彤博士捐助600万美元与中大及耶鲁大学,支持香港、华南及台湾地区研究计划。他屡次捐款支持国际康复机构、香港公益金及爱丁堡公爵奖励计划。其家乡顺德县之医疗。教育和体育事业亦屡获资助。
李兆基还斥资10亿港元,设立一间私营医院沙田仁安医院。 上一页 [1] [2] [3] [4] [5]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