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参与
萃富网(www.cuiv.com)盘中即时聊股】 【我要发表评论】
【字体:小
大】
0下一页>>
蓝色光标(300058):收购如期而至,参股西藏博杰进入央视和影院广告市场
公司发布公告,以人民币1.782亿元以增资方式投资西藏山南东方博杰广告有限公司,增资完成后,公司持有西藏博杰11%股权;
12年西藏博杰实现营收11.9亿元,实现净利润1.9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38%和25.94%;
本次收购对应西藏博杰12年净利润的PE倍数为8.32倍;收购协议未涉及业绩对赌协议和业绩承诺事项;
西藏博杰的实际控制人为李芃,持有公司40.05%的股权;李芃自1993年起开始从事广告行业,07年至今担任公司执行董事及负责人,曾获09-10年度最具影响力十大广告杰出人物称号;
本次增资暨对外投资事项未超过董事会审批权限,不需要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西藏博杰:拥有央视优质广告代理资源和影院数码海报屏自有媒体;年营业额超10亿元的西藏博杰是我国较早开拓电影广告和电视广告代理的广告营销企业,其主营业务包括电视广告代理(CCTV-6电影频道和CCTV-新闻频道)和影院广告业务(拥有影院数码海报屏近4000块),目前其独家拥有CCTV-6电影频道全部晚间优质时段广告资源和CCTV-新闻频道全天超值时段广告资源;
独家代理CCTV-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共同关注》、《新闻1+1》、《新闻调查》、《面对面》等知名栏目广告,并打包形成不同的新闻广告精品套餐,全天套、深度930满足了客户多层次的品牌诉求。
独家代理CCTV-6电影频道《晚间套播》,该套播是晚间最强势时段组合,是央视级媒体中最具品牌传播力的广告套播之一,一直以来,始终以稳定的收视赢得了众多知名品牌的青睐;
影院广告平台系统目前已覆盖全国29个省及直辖市、60多个重点城市、500家影院,拥有的数码海报屏近4000块,占据全国高票房影院总数的80%;至2013年底,公司预计数码海报将覆盖近千家影院,屏数也将增至上万块。
本次收购延伸公司服务范围,协同效应明显:虽然本次收购只是小比例参股,但西藏博杰的优质广告代理资源和影院自有媒体平台对公司现有业务范围提供很好补充,有利于加强公司在电视广告(尤其是央视)和娱乐营销行业的整合营销服务能力;考虑到公司大部分客户均为各自行业内龙头,央视新闻频道广告资源对其具有很强吸引力,借助西藏博杰,公司可将服务范围延伸至央视广告的采购、投放,为其提供包括电视广告、公关等在内的整合营销服务,并发挥协同效应;
借助CCTV-6电影频道的广告资源和其拥有的线下影院数码海报媒体资源,公司可以提供给客户更多的广告投放渠道和多样化的营销服务,并充分分享国内快速增长的电影娱乐市场,重点服务娱乐行业客户;我们认为,未来公司不排除继续收购西南博杰的股权。
估值与投资建议:我们假设西藏博杰13-14年的净利润增速为20%,预计未来两年将会为公司贡献的投资收益为2570万元和3084万元;预计将增厚公司13-14年的EPS为0.04元和0.06元;我们预计公司12-13年的营收分别为22.82亿元和32.1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0.3%和41%,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为2.26亿元和3.2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7%和45%,对应的EPS分别为0.58元和0.84元,当前股价对应的估值分别为47.8倍和32.9倍,我们提高公司目标价至32元,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重点关注事项
股价催化剂:并购取得进展。风险提示(负面):并购整合风险和审批风险;宏观经济增速走低。(湘财证券分析师:朱程辉)
<<上一页12345678910…1920下一页>>
聚光科技(300203):业绩与2011年基本持平,将长期受益于环境监测利好政策
投资要点:
业绩与去年基本持平,符合预期
近日公司发布2012年业绩快报,报告期内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为15709万元-19200万元,同比增长-10%至10%,折合每股收益0.35元-0.43元。我们此前对公司的盈利预测为归母净利润18500万元,每股收益0.42元,符合我们的预期。其中,1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的非经常损益约为4492万元,主要为政府补贴,占归母净利润的23.40%-28.60%。按照扣非后的净利润来计算,实际增速约为-27.3%至-4.7%。
营收增速放缓,期间费用增加
公司业绩增速放缓的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受宏观经济下行的影响,下游客户的投资意愿普遍下降,公司产品销售增速有所放缓;其二,公司加大了研发投入和市场开拓的力度,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有一定幅度的增加。在这两方面原因的影响下,公司业绩增速也相应的放缓了。
公司将长期受益于PM2.5等相关环境监测利好政策
近期雾霾天气持续笼罩我国中东部地区(特别是北京、石家庄等城市),给居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经济的发展。李克强副总理在不久前的一次基层调研时表示,政府要直面雾霾天气,应公开、透明、及时地向公众公开PM2.5的数据。他强调,环境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