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参与
萃富网(www.cuiv.com)盘中即时聊股】 【我要发表评论】
【字体:小
大】
魏桥是山东的一家民营企业,地处山东滨州市的邹平县,以经营纺织和电解铝为主,因铝厂耗电量高,公司自备热电厂,其自备电厂在给工厂供电同时,富余出来的电力也向周边的魏桥镇居民供电,因电价低受到用户欢迎。魏桥电厂给周围居民供电的电价是0.35元,比当地供电公司的每度0.55元便宜三成。而电厂因产能利用充分——有些电厂一年的发电小时数高达7000小时,远高于5500小时的平均数,效益很好。其电网不与国家电网联结,不受国网调度和发电时限的控制,也无需发改委价格司核价,但按照中国现有电力法规,属违规项目。
尽管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三令五申要求整改查处,以“魏桥”为代表的这类小规模的独立电网近年来并未被抑制住,反而蓬勃发展,星罗棋布。在山东有多家类似魏桥的企业,装机容量不小,有的已经走出山东到外省发展。
“他们造价很低,没有进入电网主网,什么附加费都没有,所以电价就低。”一位发电企业的副总经理在接受财新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财新记者了解,中石油在新疆克拉玛依也有自己的供电公司,当地还有兵团供电公司,也经常为了争夺用户和电网的供电公司争抢地盘,相互压价,已然形成竞争。
前述发电企业人士称自己几年前在新疆尝试过用自备电厂给居民供电。当时电厂卖给电网的价格是每度电0.216元,电网卖给居民是每度电0.5元,而电厂通过物业公司卖给小区用户的价格是0.26元。“我们有钱赚,居民也欢迎,但后来因为供电公司不同意没坚持下来。”在新疆过去有很多未经核准的类似电厂后来都被并到了国家电网公司的主网。
在他看来,电网的权力大,成本压缩空间也大。每年发电公司“争盘子”(即发电小时数),最后都是由电网来平衡。他举例说,山东电力去年卖电3000多亿千瓦时,按照近几年的平均增速,大约可增长10%达到3300亿千瓦时,但电网把用电计划做成负增长,如2900亿千瓦时,多出来的400亿千瓦时做直购电。“这样,电网可以以更低的上网电价买电,让一部分利给终端用户,电网也有好处,地方政府也高兴,做贡献的是电厂。”这位发电企业副总经理表示。
他认为,国网的主要问题还在于投资没有经济约束。比如,国网力推哈密南到郑州的特高压工程。由于哈密缺水,采用空冷发电能耗大,上马几百万千瓦装机的还可以,大规模建根本不可能,哈密并不适合作为疆煤外送的基地,这是电力专业人士的普遍看法。2003年,鲁能集团就提出在哈密搞煤电基地,没有成功,其他发电企业也没跟进,2009年鲁能把前期哈密的项目卖给了神华。不过,新疆自治区政府和国家电网极力推动疆电外送,这条直流特高压得以获准,几家发电企业也只得跟进,现在,国投、神华等要在哈密建8台60万千瓦的发电厂。这个例子说明即使电网布局不合理、发电厂成本高,电厂项目也要跟着电网走。
据业内人士称,发电企业的入网费很高,甚至还有装建费。电监会2010年的调查发现,山东省部分发电机组并网送出工程由电厂出资建设,并承担线路运行维护费用,同时发电企业上网电量计量点一般在电网企业变电站侧,电厂还要承担线路损耗,发电企业对此意见很大,要求积极协调解决送出问题。
调查还发现,上海市电力公司对发电厂用电除收取电量电费外,还收取容量电费,一年多收了370万元。且与发电企业签订的部分购售电合同自行增加对售电方的惩罚条款。此外,上海电力(行情,问诊)在发电权交易中获得2940万违规收益。
在电网垄断的阴影下,发电厂的日子并不好过。黑龙江是国家能源外送基地,电能大量送往辽宁,2010年实际净送辽宁电量25.73亿千瓦时。但隶属国家电网公司的黑龙江省电力公司以外送辽宁名义,多从省内发电企业低价采购电量48.11亿千瓦时,由此降低黑龙江省内发电企业电费收益2.71亿元,而电网企业多收输电费1.44亿元。
不过,目前配电设施如何放开仍无细则,业界都在猜测,但据接近发改委人士透露,负责制订新一轮电改方案的发改委体改司现在也没讲清楚怎么放,他们曾举例说,比如工业园区可以经营自己的配电网。
过去,电网系统外的投资主体不能参与配电业务投资,这次如果放开给社会投资者,是在什么范围放、放多少、怎么放,多位电力分析师认为,这恐怕还取决于改革方案和国网的意愿。如果真放,且新增的配电业务能给外部投资者较高的参与比例,可以为未来的输配分离改革作准备,新增部分也可以把资产核算得更清楚。但如果国网只是勉强为之,外部投资者可能会变成话语权有限的财务投资者,“放开”的实质意义不大。
也有证券公司的分析师认为,仅仅是配电的增量还不够,存量也应该拿一部分对外部投资者放开,存量逐步放开对投资者来说更有期待和操作空间。这种试点的可能性不是没有。
跨省交易乱收费
对电网公司的监管成效将决定新一轮电改的成败,这是业内普遍的观点。卓尔德环境研究与咨询中心首席能源经济师张树伟日前撰文认为,中国的电力体制改革已经进行了12年,起点不低,这次改革是做大蛋糕的效率改革,垄断的输配环节应该是改革的重点,因为这部分效率的提升空间最大。
张树伟通过比较2013年-2014年中美电价的结构发现,美国与中国的批发电价(即中国的上网电价)接近,大约0.06美分-0.07美分/千瓦时左右,但中国工商业企业的零售电价则比美国的零售电价高55%到70%。美国的零售电价与批发电价接近,表明其电价结构中,输配成本和各项税费很少。而中国的工商业电价基本在0.6元到1元的水平,是批发电价的两倍到三倍,这源于更高的税负水平、各种附加费、交叉补贴和输配环节的加价。
张树伟还认为,改革必须降低电价。中国电力系统的效率损失突出地存在于不合理的行政管制电价体系当中,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