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报折射价值新核心踪迹
核心价值股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在不同的行业景气度下,在不同阶段会产生不同的绩优股。在当前经济增长减缓、企业盈利下降的背景下,仍然能保持增长能力的非周期性公司、优质资源类公司将会构成市场的新核心股群体。经过与2005年同期GDP增速以及社会平均收益水平的比较,并考虑到增长速度和盈利能力的趋势变化后,可以看到软件、商业零售、金融、房地产行业的成长性将得以延续;医药行业中的一些具有品牌优势和定价能力的公司也将维持稳定增长。在上述行业中,业绩出现大幅增长的股票可能构成未来的新价值核心股群。
(1)银行业凸显中线投资价值
银行业从去年年报以来,业绩呈稳定增长态势,半年报显示银行股业绩均有一定幅度增长,浦发银行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9.36%,招商银行上半年公司业绩保持稳步增长,净利润同比增长26.4%。因此从市盈率和估值角度分析,目前A股市场上的银行股已经具备了一定投资价值。未来股权分置问题的解决将使整个银行板块的预期市盈率与市净率下降,投资价值无疑会凸显。虽然目前上市银行存贷差还是主要利润来源,但是银行卡业务、个人金融服务等中间业务正努力开拓,未来银行业的盈利结构将发生质的变化。
从银行股最新公布的半年报来看,多家基金公司重仓介入。由于银行股中线还处于严重超跌状态,而未来股权分置方案如果能实现共赢,无疑将使得银行股的投资价值显现。浦发银行、招商银行、华夏银行已具备了一定的中线投资价值。
(2)商业股业绩出现恢复性增长
2005年半年报显示,大商股份、新华百货、第一食品、广州友谊、华联综超、益民百货等上市公司均向市场献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报告,每股收益均在0.20元以上。百货类上市公司毛利率略有回升,其中益民百货、新世界、广州友谊的毛利率分别高达51.08%、29.11和20.05%,较前两年有所提升。南京中商、友谊股份、华联综超、大厦股份等也出现良性增长。商业板块正逐步得到主流机构的重视。
随着我国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商业类上市公司是消费升级的最大受益者。很多商业上市公司地处大城市的黄金地段,拥有大量的商铺物业和土地储备。近几年我国房地产出现大幅升值,商业类上市公司房地产物业储备升值潜力巨大。随着对外开放进程的加快,外资并购、资产重组等都将给商业股增添想象空间。再加上人民币升值的预期,未来一旦进行资产评估,则有望引发公司净资产大幅提升,相应的二级市场股票估值水平也将显著提高。在未来全流通的趋势下,如果按第二批股改试点公司平均10送3的对价补偿,那么这些公司大多具有更高的投资价值。从并购价值角度对零售业上市公司进行重新估值,具有重要意义。重点关注成长性良好的连锁类公司,如大商股份、广州友谊、银座股份、百联集团、益民百货、武汉中百等。
(3)核心医药企业竞争优势凸显
医药股票的行业平均毛利率远远高于其它行业,从医药股半年报业绩情况可以看出,每股收益排在前列的是马应龙、同仁堂和云南白药和G华海,中成药企业为主。广州药业、现代制药、华东医药、金陵药业、云南白药、恒瑞医药等净利润同比增长在45%以上。2005年半年报业绩表明医药板块业绩有所分化,中药板块业绩稳定。其中自主定价能力强,毛利率稳步提高的中药和生物制药个股如复星医药、天士力受到保险资金增持,具备资源优势的制药企业同仁堂、云南白药、片仔癀、益佰制药、马应龙引得基金、社保基金和QFII竞相扎堆增仓。从基金的二季度投资组合来看,在积极大规模调仓的背景下,基金对医药股甚至有不同程度的增持,该板块将继续成为2005年投资热点。而中药行业有可能更充分地分享基本医保市场扩张带来的增长机会。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