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参与盘中即时聊股】 【我要发表评论】
【字体:小 大】
近期,众多投资者都将眼光盯死在了“918行情”的高点2333点之上,他们认为,这个恰好也是半年线所处的位置将成为大盘一个难以逾越的天堑。当然,即便真如他们所愿,本次启动于10月28日1664点的行情大约38%的升幅和两个月左右的持续时间,也完全可算一次“大级别的中级行情”了——试想一下,2001年2245点-2005年998点那次超级大熊市期间所出现过的那3次中级行情,最小的一次升幅只有25.8%,持续时间为3个多月;最大的一次升幅也不过36.4%,持续时间为4个多月。截至本周二(12月9日)最高的2100点为止,本次行情升幅已达26.2%,至少超越了上述最小的那次中级行情。
在上周日(12月7日)的《月亮随笔:精卫填海》一文中,我曾根据大盘的盘面特点,推测出了这样一个“把握性不大的短线走势”:“我更倾向于,大盘下周初略微冲高后,还有必要在周四的缺口1965点上方盘整几天,才能发动向上的总攻。”实际上,大盘本周一(12月8日)在短暂上冲之后,本周二就高开低走地开始了回调,最低跌至本周三(12月10日)的2005点,不仅将本周一的缺口2019点给完全回补了,而且距上周四(12月4日)的缺口1965点也就40点之遥。
我当时之所以将本次回调称为“盘整”,就是因为我认为这只是一次级别异常低的超短线调整——即便相对于11月18日2050点-12月1日1838点那种级别的短线调整,也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至于本次“盘整”的目的,我上篇文章就已交代过,即“八股”(指的是占两市数量八成左右的中小盘股、垃圾股,主要为基金以外的资金所持有)在经过一个多月的疯狂拉升之后,有必要缓解一下获利回吐的压力;而此前成交量一直严重不足的“二股”(指的是占两市数量二成左右的大盘蓝筹股,主要为基金所重仓持有),则极需有一个“补量”的过程。对于直接影响到大盘升幅的“二股”而言,本次“盘整”是更为关键的,它将成为“二股”重新崛起的一次转机,并为大盘下一步顺利攻克“918行情”的高点2333点,并直达我所提出的中线目标2600-2700点作蓄势准备。
基于这个立场,我在此再来“画蛇添足”地谈一谈“把握性不大的短线走势”:尽管本周三大盘最终给拉了回来,甚至逼近了本周二的高点,但是我以为,本次“在上周四缺口1965点上方的盘整”并未结束——即便退一步说,本周三的2005点有可能就是这个“盘整区间”的最低点了,大盘随后数天也还会尝试去考验一下10天线的支撑力度。总体而言,本周理应还是一个“盘整周”。当然,既然这只是一次级别异常低的超短线调整,那我们又“斜风细雨何须归”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