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参与盘中即时聊股】 【我要发表评论】
【字体:小 大】
侯宁
中国神多,中国股市盛产“股神”也是不争的事实。
股市牛气冲天的时候,不仅有林园这样财富过亿的大股神,有号称“把中石油留给孙子”的“百万股神”,还有一大堆各省、各市、各地区的“迷你股神”。最牛的时候,甚至还有把营业部门口卖冰棍的老太以及80岁老股民当股神的豪迈记录。
当然,更牛的是在中石油上市时,疾呼捂住中石油便等于“留住了与股市相爱后戴上的一枚结婚戒指”的“沙股神”,仿佛“万万跌不得”的中国股市好得出奇,“直让人生死相许”。
股神真多!即便低俗如狗皮膏药一样无处不在的“发财广告”里,“股神”也随处可见。
但正因为多,因为滥,“神”也就贱了。
说起来,其实这也没什么值得惊怪的。中国原本就是多神的社会,大神、小神多得很。大门上有门神,墙头有太岁,连老百姓的灶火旁都有“灶王爷”的牌位,所以也就难怪股市里同样盛行“多神教”了。反正,老百姓的态度大多是实用的,“敬神如神在,不敬也不怪。”
只是,我们的股市还很难出产“巴菲特式”的股神。这一点,最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又提到了,我同样给了肯定的回答:是的,新兴加转轨的中国股市投机性太强,监管力度太弱,还远没到催生巴菲特的阶段。
我这样讲,并非否定中国股市有股神式人物。因为,其一,中国股市里的确有“股神”,比如那些在“4·24”暴涨时早就“提前布局”的股神,比如在“9·18”救市当日便“勇敢抄底”的股神……其二,即便做不了前述股神,只要你认清股市特色,认清自己的局限并摒弃贪婪,做个“迷你股神”其实也不是难事。
举个例子吧,今年6月下旬我去杭州演讲阐述“千八论”时,邀请单位是浙江经济台。而在和台长、主持人以及记者、编辑们的接触过程中,他们一致推荐开车接送我的小车司机——J师傅是他们单位的股神!
询问之下,才知道事情是这样的。J师傅本对股市一窍不通,但在开车接送编辑、记者、主持人等办事的过程中,经常听他们聊起股市及某某股票,所以也学到了些许投资知识。更值得称道的是,因为J师傅自认实力有限,投资方法往往是“赚点就跑”,所以在本轮熊市里几乎没什么损失;而且,由于常在开车过程中听到某某记者、编辑、主持人感慨他(她)在某股票上被套了,套了多少。于是,J师傅便专挑那些深套记者们的股票择机买入,方法当然还是不贪婪——“赚点就跑”!最后,别人没解套,憨厚质朴的J师傅倒一次次得手,终成了经济台的股神!
如今,每每想起此事,我都会有一番感慨。因为放眼望去,许多比开车师傅专业得多的朋友都折戟沉沙。有一位在2005年5月被我劝阻没“远离股市”的朋友现在竟又被深套,实在是让人不得不感叹人的健忘和贪欲。就像一位投资界大佬前不久对我说的,“只要看到有利可图,只要你忽悠到位,许多亏过的人转眼就又会冲进去。”
唉,天下熙熙!看来从古到今都不缺“神”的华夏大地,在商品社会也就更不缺“股神”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