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参与盘中即时聊股】 【我要发表评论】
【字体:小 大】
受印花税单边征收、汇金公司宣布将购入三大银行股票等多重利好鼓舞,9月19日,沪深股市1500多只股票全线涨停,这是继2001年10月23日后的大盘第二次集体涨停。
然而,集体涨停后仍有三大谜题待解:这次井喷行情能够持续多久?后市还可能会有哪些利好政策出台?大盘何时才能形成真正底部?
谜题一:反弹的高度与时间
针对此次“9·19”行情之后的走势,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贺强向记者表示,中央在关键时刻出手政策“组合拳”,表明了管理层对扭转市场的信心。预计股市反弹可能会有一定的力度,至于反弹到底有多高,关键要看成交量能否持续放大。
中信证券报告则认为,汇金和央企增持和回购股票并不是某个时点的政策,可以根据需要持续性地发挥作用,其对后续股市的支持作用不可低估。这些政策的出台,有助于判定市场中短期底部的形成。在市场底部逐步探明的条件下,可以期待一定力度的反弹,初步判别短期反弹幅度在10%到20%左右。
西南证券高级分析师闫莉的判断是,在指数本身调整十分充分,并且出现明显超跌的情况下,政策利好促发反弹启动,这次的反弹力度应该比较强劲,最终的反弹高度有望达到4000点,但需要分步走完,第一步可能在2400点受阻。
谜题二:救市“筹码”还有多少
21日,证监会发布了旨在放松对上市公司回购股份管制的相关规定的征求意见稿。“管理层的政策组合拳实际上已经打出,救市的大幕已经拉开。”海通证券宏观分析师李明亮乐观判断。他说,未来几个月内,管理层可能会继续出台政策来稳定股市。平准基金的推出、对大小非问题的规范,都将是未来可以期待的政策利好。
国海证券高级分析师张敏洁认为,中小散户看重的是政府对股市的态度,机构投资者看重的则是宏观经济的发展。在具体政策上,融资融券、股指期货等只能算是活跃市场的手段,对市场起决定性影响作用的还是政府刺激经济进一步发展和实现经济成功转型的宏观措施。未来一段时间,包括信贷放宽、财政转向、拉动内需等在内的经济政策都可能陆续出台。
东兴证券高级分析师傅海明说,如果这次集中救市之后市场仍不接受的话,有可能触发政府再次出手。融资融券、股指期货、T+0交易以及信贷利率进一步回调等政策都会慢慢推出。
中信证券策略分析师程伟庆认为,从目前已经出台的救市政策来看,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持续性。未来,融资融券、继续规范大小非减持方式,都将成为未来救市政策的有效手段。
谜题三:何时看到“真正底部”
“利好政策引发的技术性反弹,只是改变了市场调整的节奏和速率,而真正底部的形成则需要时间的反复检验。”光大证券投资策略部经理滕印如此认为。
根据滕印的判断,真正的底部可能在以下三种情况中形成:一是引发市场出现调整的内外主要因素出现明显改观;二是尽管基本面因素并未出现实质性改观,但由于有政策“外力”的强有力干预,维持市场在一定箱体内波动,以时间换空间,等待基本面的好转;如果上述条件不具备,则只有通过股价充分反映负面因素,使市场的估值逐渐具有吸引力,从而赢得长线资金的进场并进而形成历史性底部。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宵则坦言,短期市场就是受到政策的影响,有机会摆脱单边下行的格局,但对于市场而言,仍然是反弹,而不是反转。市场仍然受到全球金融市场是否能够稳定的影响,尤其是英国和美国的金融市场。
傅海明认为,前期低点1802点是“市场悲观预期+恐慌情绪+美国金融动荡”共同作用下形成的,除非经济发展出现了重大问题,否则这一低点将很难再次被打破。张敏洁也认为,“1802点很有可能就是中期底部。实际上,具体点位对于判断底部的意义不是太大,核心问题还是市场信心。”
玫瑰石顾问公司董事、经济学家谢国忠说,一般而言,牛市的市净率在3倍左右,熊市的市净率在1.5倍左右。目前可以说,A股的泡沫已经被挤掉,进入合理区间了。
本报记者:张汉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