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参与盘中即时聊股】 【我要发表评论】
【字体:小 大】
刻骨铭心的"风险教育"
8月份,合肥的宋先生接到银行的一个电话--一年前他买了一款理财产品,预期年收益6%左右。银行电话告诉他,现在不仅收益没了,本金还亏了5%。
宋先生觉得接受不了,"基金亏我能理解,银行理财产品怎么会亏本呢?"
为什么不会亏呢?而实际上,银行理财产品亏损是一个正常的现象。今年3月,一家外资银行的一款银行理财产品浮亏了60%,一家股份制银行的一款理财产品也浮亏了50%左右。
这两则消息引起了轩然大波。只不过,由于这两家银行当时没有在安徽设立网点,因此不为安徽人所熟知。
时间进入了2008年下半年,安徽的一些投资者发现,他们手中快到期的理财产品出现了亏损。最多的产品当前浮亏三成多。有些产品就是挂钩基金的。今年以来股票型基金无一赚钱。
就中国百姓的财富生活来说,2008年不是一条战线的溃败。很多投资者第一次接受到"刻骨铭心"的教育:银行理财产品其实也有风险,"收益有多高、风险就有多大"。
楼市投资心存担忧
2004年,王女士在合肥买了一个小套房。今年9月,王女士想把房子卖出去,"就比当时价格多报了3万元钱。四年时间,几乎没有赚到钱。"尽管如此,面对这样的报价,买家仍然犹豫不决。
买家的犹豫不决完全可以理解。当前一手房市场的不景气深深地影响到了二手房市场。
9月14日,房地产大鳄潘石屹在接受中央电视台访问时,表示出对房地产市场深深的担忧。
从今年3月起,潘石屹就开始为房地产市场呼吁,他认为政府应当采取政策,拉房地产市场一把。毕竟,房地产市场影响甚广。 差不多相同的时间,深圳、上海、北京等城市的部分区域房价出现了下降。紧接着,深圳一些房地产业主主动地选择"断供"。因为这些业主发现:因为房价下跌,他们名下房产的市值,尚不足以支付银行的贷款。
房地产市场的疲态愈演愈烈。二三线城市也受到感染。进入8、9月份,安徽一些城市的开发商发现,买房子的人少了。尽管9月是传统意义上的楼市旺季,面对开发商五花八门的促销方式,市民就是不买账。
最近发生的事情是万科降价,动摇了一些房地产商人最后的一点信心。潘石屹用"势如破竹"比喻当前房地产市场的处境,房地产市场可能会遇到一年半至两年的低潮期。
带着同样的预期,合肥市一家房地产公司的策划人员不止一次向记者问道,"我是不是该换一个行业了?"
涨涨跌跌迷人眼
2008年,值得留意的事情还有很多。
3月,国际现货黄金价格突破了1000美元/盎司。4月,国际粮食价格飚升,很短的时间里上涨50%,大豆等油料价格也出现大幅上涨,粮食危机一度牵动人心。
大约四个月后,国内粮食价格开始明显上涨。相反,大豆等油料和食用油价格却出现回落。作为一种重要的商品,原油价格在今年7月达到了史无前例的147美元/桶,如今却跌破100美元/桶。
2008年,涨涨跌跌让人们刻骨铭心,要渡过这关口,需要智慧和耐心。(毛伟)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