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参与盘中即时聊股】 【我要发表评论】
【字体:小 大】
周期性行业的景气评价
考虑到宏观经济向下趋势逐步明确,景气仍在上升的行业所剩无几,继续追逐价格上涨的趋势投资思路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其技巧和难度将大幅提升。我们建议投资者积极转变投资思维,逐步放弃关注价格的趋势投资策略,下半年在配置能源和抗周期行业基础上,采取“人弃我取、逆向投资”策略。
在积极转变投资思维同时,进一步落实三条配置思路:其一,部分参与趋势投资,超配受益油价上涨的能源服务和设备行业;其二,寻找进入周期底部,存在价值底线的行业;其三,布局对能源和资源依赖度较低的抗周期行业。综合分析,我们的行业配置建议是:重点关注能源和公用事业、医疗保健和TMT三个大类产业,超配以下10个子行业:石油石化、媒体、零售、饮料、医药、房地产、软件、通信设备、电信服务、电力。
⊙招商证券研发中心
一、宏观景气波动
1、国际市场和国际经济:底部尚未到来
尽管3月份以来,美国股市表现出反弹局面,但是从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看,美国消费者信心继续下滑并创新低,同时由于房地产供需差仍然维持高位,房地产价格下跌趋势并没有改变。在消费疲弱和房地产前景依然不乐观影响下,美国工业生产增速4月份继续下滑。
5月份美元兑日元、欧元表现重新疲软,美元汇率指数下跌带动了国际油价创出新高。我们预计在金融市场稳定之后,通胀可能会成为美联储越来越关注的问题,利率政策的选择似乎到了一个相对平衡位置,未来石油价格和通胀走势将是欧美经济和货币政策取向的决定性因素。
从未来经济趋势看,OECD先行经济指标显示,美国、欧洲和OECD总体经济先行指标仍处于下滑之中,德国中心银行公布的欧元区先行指标也仍在回落之中,欧元区的产能利用率小幅下滑似有见顶回落之势。
2、流动性趋势:资本市场仍面临资金压力
存贷款增速变化反映不同领域的资金趋向,贷款增速快慢反映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状况,存款增速快慢反映资金脱媒状况并主要影响资本市场等领域的资金宽松程度,存款增速与贷款增速的差和存贷差反映银行体系内资金宽松状况。
从4月份情况看,人民币贷款增速微幅回落,存款增速继续抬高,说明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的资金宽松状况继续趋于收缩;而存贷差扩大和贷存比下降反映尽管存款准备金率再次提高,但银行体系内资金并不紧张。因此,从大背景看,资本市场仍然面临压力,而债券市场仍然因资金配置而受到支撑。
3、总供需与行业利润:非采掘业毛利率下滑
从数据看,GDP实际增速自2007年三季度以来已出现放缓趋势,缩减指数在加速上升。可以肯定的是,实际GDP增速放缓已经说明在中国出口放缓和国内宏观调控影响下,总需求扩张速度在放缓,而缩减指数的上升反映了成本上升对供给取向起到向上推动作用。因此,名义GDP增速的快速扩张被价格上升侵蚀得更多,这反映在宏观经济运行成本的上升和非采掘业毛利率的下降之中。
事实上,在成本推动的通胀背景下,从工业品的上中下游关系看,利润仍然朝着有利于上游采掘类的方向集中。未来行业盈利的转移方向将取决于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和国内能源价格管制政策。国际油价的进一步上涨,从全局而言,对中国、印度以及越南等亚洲新兴发展中国家的加工制造业都是一种巨大的成本挤压,而这些发展中国家采取的“价格管制+补贴”政策最终是在补贴各国的制造业。
我们预期能源价格今年内无法完全放开,国内投资“无近忧有远虑”,高油价最终可能会在明后年终结国内的高投资。因此,今年下半年的工业企业利润有望向上游采掘业集中,其中价格管制继续左右能源和公用事业的行业景气。而一旦国内能源价格管制有所放松,原材料工业的景气可能出现高位下滑。此外,处于产业链终端的工业品(装备制造业)继续承受较大的成本压力,行业景气可能进一步向低谷逼近。
二、行业景气比较
1、能源和公用事业:价格管制左右景气波动
考虑到电力在行业分类上属于公用事业,而实际上从能源角度看属于二次能源,因此我们将能源和公用事业放在一起考虑。由于一次能源不直接面对消费者,而二次能源直接面对消费者,故在抑制通胀的政策背景下,二次能源价格遭到严格的价格管制,相应地能源产业内的行业景气由于价格管制受到了强行抑制。
就6至7月份而言,我们认为,价格管制的放松预期可能带来石化和电力的阶段性投资机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短期内能源价格管制政策不可能全面放开。如果国际油价继续上涨,为了平衡产业内的景气波动,二次能源的价格管制反而有可能扩散至一次能源,从而煤炭行业的景气也可能受到价格管制的抑制。当前,我们似乎已经看到这种苗头的出现。
2、原材料:行业景气可能出现高位下滑
今年上半年原材料工业的景气始终维持高位,原因在于两点:一是2003年之后产能扩张下滑,供给存在一定约束;二是我国的能源价格实行管制,国际油价上涨反而增强了国内原材料工业的国际竞争力。但是下半年原材料工业的景气可能不容乐观,因为支撑原材料高位景气的两点理由正在逐步发生变化。首先,钢铁的固定资产净值增速显示,原材料工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自2006年以来又有所反弹,预计2008年底将进入新一轮产能扩张期,供给层面的约束进一步放松;其次,能源价格管制虽不会完全放开,但国际油价的进一步上涨可能会倒逼成品油逐步提价,从而原材料工业景气必然受到抑制。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