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参与
萃富网(www.cuiv.com)盘中即时聊股】 【我要发表评论】
【字体:小
大】
3.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2012年-2013年公司的每股收益为0.38元和0.37元(其中2012年的业绩中约有50%是一次性收益,假设2013年新能源业务实现大幅减亏或盈亏平衡)。
目前公司总市值为46.44亿元,中长期价值低估明显,维持“推荐”评级。(银河证券 鞠厚林)
华工科技 (000988 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光器件与防伪产品仍具成长潜力
激光加工及系列成套设备方面实现营收11.3亿元,同比增6.5%。推进军工、冶金等行业销售;扩大3C电子、快销品等行业大客户销售规模;加大DM、WALC等高附加值产品销售。完成光纤传导焊接机新机型等产品研发工作;开发光伏产品并实现重点客户产线配套。开发并销售国际首创光纤激光无序毛化系统和国内首台半导体移动加工修复系统。与客户签订售后服务协议,延长产品价值链。
光电器件系列产品方面实现营收4.6亿元,同比增7.05%,毛利率同比减2.0pt至19.9%。坚持大客户战略,拥有华为、中兴、惠普、诺西等优质客户,与烽火签订框架合作协议,联合开发BOB子系统。完成6G和10GSFP模块研发和器件小批量销售,全面启动10GXFP和40G产品研发工作;启动IR-CUT滤波片和铬板两个新产品项目。
敏感元器件方面实现营收3.4亿元,同比增12.2%,毛利率同比增1.9pt至27.6%。提高NTC传感器耐候性50%,实现PTC传感器批量销售;积极推进汽车电子领域应用,通过东风汽车等客户审核。未来拟拓展办公自动化及通讯设备元器件领域,实现NRC、GRC项目批量销售l 激光全息防伪系列产品方面实现营收2.0亿元,同比增28.2%。在维持烟草行业优势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医药、酒类、汽车零部件等行业。
RFID产品进入快速成长阶段,在食品、汽车零部件等领域实现销售增长。新签恩施、鄂州和宜昌放心肉项目,取得香港明一奶粉等订单。
预计公司2012-2014年销售收入分别为24.99亿元、28.90亿元、33.56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3.38亿元、4.06亿元、4.84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76元、0.91元、1.09元。 (国泰君安 魏兴耘)
银邦股份 (300337 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布局3D打印应用领域
“从实际应用市场反馈来看,潜在客户对公司的3D打印成品普遍较感兴趣。”银邦股份相关人士表示。
在3D打印应用处于萌芽之际,以金属材料制造为主业的银邦股份,率先引入国外成熟的3D打印技术开拓应用领域,这与当今热衷于3D打印技术的一些公司相比而言略显“另类”。
银邦股份主营铝钢复合材料,公司借助铝基多金属复合材料需求大幅增长广阔的前景,于2012年7月份刚登陆创业板。不过,公司并不满足现状,不仅积极开拓新产品的推广,更涉足3D打印应用领域。在公司看来,开拓该领域属于公司在新兴产业上的战略布局一步重要棋子。
2012年8月15日,银邦股份与无锡安迪利捷分别出资2250万元与2750万元,合资成立飞而康快速制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飞而康”),双方占飞而康注册资本的45%与55%。在媒体报道后,公司承认飞而康主营业务中有部分产品涉及激光快速成型技术,由此揭开了公司涉足3D打印的事实。
据了解,3D打印技术实际上是一系列快速成型技术的统称,其基本原理都是叠层制造,其主要工艺激光烧结(SLS),立体光刻(SLA),熔融沉积制造(FDM)等。据公司相关人士介绍,飞而康一方面将引入国外已成熟的粉末床技术来制造成品,另一方面将提供3D打印所需的金属粉末。
一位长期关注该领域的行业研究员表示,“粉末床技术属于激光烧结SLS工艺,该技术有较大的优势,一方面在加工粉末过程中可以反复使用,让原材料利用率高达95%,另外一方面可以大幅节省时间,大幅缩短产品从设计到产出的周期。”
银邦股份虽然对3D打印业务颇为“谨慎”,但对该飞而康产品的未来仍充满了“期待”。公司表示,长期而言,随着飞而康的技术、产品的推广获得实质性突破,飞而康可能会为公司带来一定的投资收益。
机器人 (300024 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国内领先的金属3D打印设备提供商
如果3D打印能通过对金属材料的烧结或熔化,直接生成出金属零部件的制造方式被广泛应用,传统制造业将受到巨大冲击。而机器人则是目前A股上市公司中唯一能提供成套金属3D打印设备的上市公司。
近年来,机器人依托激光加工技术优势,拓展激光成套装备业务,公司已于2012年3季度成功研制出激光快速成型设备,俗称“3D打印机”,主要采用金属原料,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等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据公司有关人士透露,从推出首套金属3D打印机至今,公司已陆续接到新的订单。
从材料上来说,虽然沙子、人造橡胶、塑料、金属,甚至生物材料等均可成为3D打印原料,但是“金属”仍是最受关注的一个领域。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张海鸥表示,如果在金属材料上得到广泛应用,3D打印就可能引领新一轮工业革命。
目前,国内只有极少数公司能够提供成套的金属3D打印设备,而机器人是其中唯一的上市公司。
记者了解到,机器人从2010年开始研制金属直接成型技术,即俗称的“金属3D打印技术”,如今该项技术已基本成熟,并成功推出了拥有自主产权和专利的成套金属3D打印设备。
据公司有关人士介绍,机器人在激光快速成型设备工艺技术方面经验丰富,包括兼顾加工速度和加工精度的双光束熔覆技术、冷却保护气体释放应力技术、保护性气体配方,以及对应于不同金属材料的专用工艺方法等。公司生产的用于激光快速成型的高功率激光器,保证三维成型的高精度5轴联动数控专用机床,激光加工头和传送钛合金粉末的自动送粉器等设备成功装配在激光快速成型设备上,用于加工核心部件,为我国新型航空、航天器材的生产制造提供了有力保障。
除金属3D打印机之外,机器人的另一项高端产品——纳米制版打印机采用的也是3D打印技术,该产品已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公司2011年报显示,纳米制版打印技术为世界首创,制版一次成型无污染、绿色环保,是制版技术的革命性更新换代的产品。纳米材料制版技术不仅完全满足目前主流印刷业务在精度、速度、质量上的要求,而且解决了设备、耗材成本高以及环境污染、浪费资源的问题,完成了制版技术从感光时代到非感光时代的跨越。
上述公司人士称,虽然机器人目前已成为国内领先金属3D打印设备提供商,但公司未来还将致力于成为3D打印服务商。
从3D打印产业链来说,主要包括3D打印机设备制造、材料供应、模型软件供应,以及3D打印服务。个人消费是3D打印技术未来的重要市场,因为并非每个人都会使用3D软件进行图像设计,并非每个人都愿意购买3D打印机,故需要有专业的3D打印服务商提供相关服务。
目前,美国已有这样的3D打印服务商Sha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