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参与
萃富网(www.cuiv.com)盘中即时聊股】 【我要发表评论】
【字体:小
大】
1月23日,国家林业局发布《关于做好退化防护林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
意见提出,到2025年,全国防护林退化监测预警体系基本建成,监测覆盖率达到100%;退化防护林改造率达到80%以上,重点地区防护林退化死亡情况得到基本控制,防护林整体质量和生态防护效能显著提升。
意见强调,将优先改造京津风沙源治理(含“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北、沿海、平原防护林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区域的退化防护林;优先改造林木出现大面积枯死、濒死的重度、中度退化防护林;优先改造粮食主产区的退化农田防护林,遭受干旱洪涝、雨雪冰冻、台风海啸、森林火灾和林业有害生物等危害严重的退化防护林。各地也要科学确定本地的退化防护林改造重点。
业内人士认为,退化防护林改造工作的实施有望给生态修复概念带来利好。A股上市公司中,铁汉生态(行情,问诊)、蒙草抗旱(行情,问诊)、普邦园林(行情,问诊)、永安林业(行情,问诊)、福建金森(行情,问诊)等值得关注。
以下为文件全文:
国家林业局关于做好退化防护林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
林造发〔2014〕19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厅(局),内蒙古、吉林、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局,各计划单列市林业局,国家林业局各司局、各直属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大力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部署,切实加强防护林体系建设,全面做好退化防护林更新改造工作,现就有关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退化防护林改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我国防护林体系建设面临一系列问题
防护林体系建设是我国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防御自然灾害、改善人居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林业生态建设,防护林体系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有效保障了国家生态安全。但是,新中国成立后人工营造的各类防护林,已陆续进入成熟期、过熟期,老化衰败现象日益严重。同时,受当时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条件等因素所限,防护林普遍存在树种单一、结构简单、初植密度不合理、林分生长不良等情况。加之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导致防护功能下降、病虫害加重、林木损失加大,影响林业生态建设作用的发挥。总体看,各地防护林退化现象均有发生,南方地区林分质量下降,防护效能降低;北方地区出现不同程度退化甚至死亡现象。个别地方存在对退化防护林更新改造工作认识不清、责任不落实、资金投入不足、政策执行不到位、相关机制尚未建立等具体问题。
(二)切实提高对改造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科学做好退化防护林改造工作,保障防护林健康有序更替,直接关系我国生态修复成果的巩固,直接关系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提升,直接关系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强大功能的发挥,也将直接关系党的十八大关于建设生态文明战略部署的全面落实,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各地务必站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进一步提高对退化防护林改造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把思想统一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决策部署上来,把行动统一到加强防护林体系建设与改造、提升生态防护功能的具体要求上来,不断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科学务实地抓紧抓好退化防护林改造工作。
二、准确把握退化防护林改造的总体要求
(三)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布局,以有效遏制防护林退化、全面提高防护林质量、增强生态功能为目标,以灾害损失严重、生态脆弱地区退化防护林改造为重点,以机制创新、科技支撑为动力,采取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协同推进的措施,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管理体系,突出科技进步,加强政策保障,积极稳妥推进退化防护林改造。
(四)基本原则
——尊重自然,科学改造。尊重自然规律和自然地理格局,合理确定防护林的布局与模式,培育适应当地自然条件且符合因害设防原则的防护林体系,达到可持续经营的目的;按照退化类型和退化程度,先急后缓,及时开展退化防护林改造。
——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宜乔则乔、宜灌则灌,乔灌结合,科学选择更替树种和确定初植密度;树种配置以混交、异层、深根为主;优先使用防护性能好、抗逆性强、生长稳定的乡土树种;分区域、分类型、分年度开展退化防护林改造,最大限度维持改造区域的生态防护功能。
——突出重点,合理推进。优先改造生态区位重要、退化严重、遭受重大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和森林火灾危害的人工防护林;实行保护生态与改善民生有机结合,科学营造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兼顾的树种,因地制宜推进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
——创新机制,多元投入。落实主体责任,加大政府投入,积极吸引企业和社会资金参与退化防护林改造;健全防护林经营管护长效机制,建立改造投融资和跨区域协调联动机制。
(五)目标任务
到2025年,全国防护林退化监测预警体系基本建成,监测覆盖率达到100%;退化防护林改造率达到80%以上,重点地区防护林退化死亡情况得到基本控制,防护林整体质量和生态防护效能显著提升。
(六)改造重点
优先改造京津风沙源治理(含“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北、沿海、平原防护林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区域的退化防护林;优先改造林木出现大面积枯死、濒死的重度、中度退化防护林;优先改造粮食主产区的退化农田防护林,遭受干旱洪涝、雨雪冰冻、台风海啸、森林火灾和林业有害生物等危害严重的退化防护林。各地也要科学确定本地的退化防护林改造重点。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