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参与盘中即时聊股】 【我要发表评论】
【字体:小 大】
近期,中国银河证券首席基金分析师胡立峰推出一份《持续销售阶段10大攻略——开放式基金投资策略》的报告。该报告总结了开放式基金在持续销售阶段的10大投资策略,重点为投资人如何投资开放式基金提供参考。
第一招:分类对待,关注两端
胡立峰认为,股票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型基金刚好代表
基金产品线的两端,今年1-2月的净值增长率表明,风险收益特征明确的股票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大显身手,2005年,应重点关注股票型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和混合型基金中以股票投资为主的基金。
胡立峰说,债券基金“债性不纯”,产品定位混乱,投资者很难对其有一个基本的预期,不如避而不买;混合型基金投资策略的随意性较大,中途更改,宜持审慎的态度;组合保险策略知易行难,在货币市场基金崛起的情况下,保本基金受到极大的挤压,且锁定3年,限制投资者中途赎回,赎回费高达2%,股票市场的波动,可能导致投资运作被“固化”。
第二招:宁买其小,不逐其大
胡立峰说,对2004年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的投资绩效与规模进行的相关性分析可以发现,2004年是“小基金闹天下”,预计2005年还将是小基金的天下。50亿规模以上的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由于规模较大而导致微薄的收益被平均化。在当前证券市场流动性不足的背景下,“基金航母”除了满足宣传以外,对投资人没有太多的价值。50亿规模以上基金基本是在2004年3-4月期间发行的,基于当时的行情,基本全部套牢,累积着巨大的赎回压力,而目前的小基金,其规模和持有人结构已经经过市场的洗礼,持有人结构趋于稳定,持有人行为趋于长期化,基金规模也不大,甚至出现一定程度的长期理性的净申购,这些都有利于基金管理公司创造业绩,因此,适度规模基金更值得购买。
不过胡立峰也认为,基金适度规模是与基金产品特征和目标市场紧密联系的。上证50etf在持续期规模到100亿可能都不算大,货币市场基金300亿也很正常。
第三招:泡沫散尽,方宜介入
胡立峰指出,在开放式基金成立之后,必须等它打开申购赎回,泡沫资金已经基本出局的情况下,才宜将这只基金纳入关注的视野。例如一只刚成立的10亿元的基金,其中可能有4亿元是泡沫资金,是帮忙资金。为应付这部分资金的赎回离开,基金管理公司对这部分资金通常不进行正常的股票建仓。只有等基金度过震荡期,持有人结构与资金趋于稳定后,基金管理公司才进行正常的组合构建工作。此时一旦市场行情突然启动,这类基金往往严重踏空,更可能由于踏空而导致其投资思维和心态扭曲而使组合处于一种随意性很大的不确定性状态。所以,刚成立还处于建仓期的基金不要纳入关注对象,而应当在打开申赎3个月后,基金组合趋于稳定时再关注。
上一页
第四招:指数基金,只买etf
胡立峰说,指数化投资,越纯粹越好,越被动越好。etf是指数基金的内在革新和扬弃,是指数基金的“掘墓人”。etf推出后,除etf以外的所有开放式指数基金都已不适合投资者,因为高昂的成本和复杂的申购赎回表明,其被etf这种新型组织形式和交易形式的基金所取代是时代的必然。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