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成都商报
一场大股灾惊心动魄!台北股市从最高点12682点一路崩盘,一直跌到2485点才止住,大盘在8个月内跌掉了10000点,跌幅高达80%。此刻,投资人才领悟到股灾的可怕,才认识到股市风险的巨大。
崩盘的一幕发生在1990年2月的我国台湾地区,此前的3年间,台北股市从1000点一路飙升到12682点,整整上涨了12倍。
是什么让台湾股民为股市疯狂?暴富的神话最终又如何破灭?股市的生存之道究竟在哪里?
温故而知新,今天我们将带您一起回首20年前台北股市的一次股灾,看当时的那场泡沫是如何吹大的,又是如何破灭的,从而对我们正在亲身经历的———沪深股市大牛市有更为清醒的认识。
A牛市发端 股市遍地黄金
全世界的股市都一样,宏观经济的持续增长、本币升值的强烈预期以及外围资本的大量涌入,构成了发动一轮大牛市的背景。当初的台北股市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迈开了牛市的第一步。
环视目前的沪深股市,我们正处于与当时台北股市相似的环境下。
今年43岁的阿城,家住台北,从进入股市到现在,已经有22年的时间。阿城上大学时学的是经济,从那时起,他就开始炒股,毕业之后,还一度进入证券公司工作,专门研究股票。
记者:你个人投了多长时间的股票,算得清楚吗?
阿城:比较不想去算这些东西,我就觉得一场游戏一场梦,之前的都是数字嘛。而且是我应该这样讲,我在大概二十几岁,二十、三十岁的时候,那时候我觉得我还蛮会,在这方面还蛮厉害的。可是遇到股灾的时候,完全是超过你自己想像的范围。因为在跌的时候,越买越多,到最后这些钱基本上都赔光了,还倒贴了一些钱。
记者:当年的那场股灾是不是给你造成了非常大的心理压力?
阿城:心理上面的影响,应该讲,我那几年我觉得我老很快的。我掉头发,在两三年内,上面几乎掉差不多了,我觉得它是无形的压力吧。可是事实上,当你在这个市场的时候,尤其是那几年的时候,你会觉得,基本上它会让你兴奋。因为你会觉得,赚钱好像没那么困难。可是当你在赔钱的时候,你自己的个人的心态没有办法调整,而且突然遇到崩盘的时候,连续暴跌,大盘跌个 500、600点这样子的时候,你只是焦虑,你完全没有办法做任何的动作。我所谓的动作是你那时候可以设停,直接卖掉,可是有的时候你是卖不掉的。
阿城所说的股灾发生在20年前的台湾,那场股市泡沫酝酿的时间是1987年到1990年。当时台湾经济已实现连续40年平均9%的高增长,除了财富储备增长,民间收入也大幅提升。那时,岛内居民工资收入增长很快,年底的奖金分红更是丰厚。一般公务员年底可以领到1到2个月的额外薪金;一些普通行业的工人,年底一般可以多领3个月工资;一些垄断行业,年底奖金额通常相当于7到8个月的月工资;那些高速扩张的行业,如证券公司员工的年底奖金更高达70个月,甚至100个月的月工资。
反思关键词:资金泛滥
张雅芳(台湾东森电视台财经节目主持人):台湾的经济起飞成长快速,当时经济增长率一直都在10%以上,始终也都维持在两位数字。台币兑换美元更从1比40升到1比25元,加上券商和执照开放等,都是钱潮涌入的重要原因。房市股市,也就是炒股炒楼一起来。
由于新台币的升值预期,海外“热钱”大量涌入岛内,在居民财富增长作用下,当时台湾土地和房地产价格在短时间内翻了两番,一时间,岛内可以说是资金泛滥,巨大的资金流贪婪地寻找各种投资机会,而股票市场就成为一个最大的“蓄水池”。 股市的赚钱效应甚至让很多家庭妇女摇身一变,成了阔太太。
反思关键词:开户狂潮
台北股市分析专家:记得当时整个指数来讲从大概一千多点狂涨到一万两千多点。在当时大涨的过程当中,几乎可以讲是所有的中产阶级都很好,开户的人数从五六万人暴增到六百万人之多,可以说做股票是全民的运动。那时几乎是买什么赚什么,因此在整个狂涨的过程中,日子都非常非常的好过,买错了股票,只要肯放,后来都是赚钱。因此当时是9点开盘,到12点收盘,他们这些太太们生活得当然是非常非常的好了。收完盘之后,第一个就先找一家像样的餐馆先吃一顿饭,接着下午去安排活动,包含唱歌、跳舞、逛百货公司等等。我记得那个时候百货公司生意也是非常非常的好,没有再嫌价钱贵,只是看喜不喜欢而已。
B牛市加速 会涨到你不敢想像
在巨大财富效应的示范下,民众的情绪会爆发出惊人的能量,盲目的群体运动将让股市产生一个接一个的高潮,而牛市带来的乐观情绪又会对经济产生巨大的推动力。
一轮由宏观经济增长所启动的大牛市,其上涨的高度会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台北股市用了25年的时间,也就是到1986年,台湾加权指数才越过1000点关口。但从此之后,股指便出现全球罕见的加速上涨。在不到九个月的时间里,台湾加权指数跃上2000点;随后的两个月内,指数又接连突破3000点和4000点。但是在台北股市上演的这场“牛市盛宴”还远远没有结束。
1988年6月,台指反弹突破5000点大关,7月突破6000点,8月涨到8000点。就在人们认为股市很快就要冲破一万点大关的时候,相关部门出台的一项政策,让台指疯狂的上涨势头暂时放慢。
为抑制股市泡沫,1988年9月,相关部门出台准备征收资本利得税的政策。也就是说,投资者从股市赚的钱要交税,这个大利空让股市半天折翅,指数从 8813点连跌19天到4645点,几乎是腰斩。然而,由于当时台北股市投机盛行,很多人都已经处于疯狂的状态,台湾有关部门征收资本利得税这一“杀手锏”没有起多长时间的作用,台指就重新抬头,继续一路“高歌猛进”。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