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6日最新评级 21股或现黄金买入点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2/5 17:53:34 文章录入:萃富投资 责任编辑:萃富 | |
|
|
。公司从09年开始大幅拓展华东地区以外的市场,使得销售费用上涨明显。同时医改以来,公司也加大了研发费用的投入,来满足市场对于原产品的升级和新产品的开发需求。2011年公司研发费用占收入比重达到11.2%,较2008年增长了4.2个百分点。仅2011年研发人员就从年初的92人增长到140人。 由于医疗信息化行业起步晚,还处于快速发展期,前期开拓投入费用较多,公司费用率还将维持高位。但是随着公司前期投入逐渐转化为业务增长,公司费用率上涨的现象将得到改善。 同行业比较来看,公司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都高于同行业。这主要源于公司业务主要以软件销售为主,相比以系统集成为主的企业,公司毛利率更高,但是费用率也偏高。同时,公司正在进行全国化的业务扩张,异地销售带来的成本费用投入也更高。 人均指标预示运营效率的回升 公司人均指标预示运营效率的回升。11年公司人均销售额和净利润分别为26.6万元和6.9万元,比10年分别增长15%和2%。2008年公司员工人数增长达到了112%,使得人均净利润触及历史低位而后不断上涨。公司人均销售额也在2010年实现触底回升。在人力成本持续上涨的大背景下,公司人均指标仍然呈现出了向好迹象。 公司客户具有较好的支付能力,应收款项违约风险较低。虽然2011年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为3.84次,比2010年降低0.71次,但这主要源于在财政资金拨付流程影响下,部分医疗卫生管理机构的预算及付款手续更为严格,并非客户支付能力变化引起。 公司11年经营性现金流460万元,与净利润比值从10年末的107.7%降为10.4%,主要也是源于应收款项的增长,影响因素不具有持续性。 投资建议 预计2013-2014年在医改的大背景下需求持续上涨,公司对于营销网络和新品研发方面的投入的效应也将逐渐显现。公司综合毛利率受到异地实施成本上涨和人员增长双重因素影响出现下滑。销售费用率受到异地扩张的影响上涨,管理费用率在上市投入期后出现转好迹象。 预测公司12-1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55亿元、3.54亿元、4.65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0.61亿元、0.77亿元、1.08亿元,EPS分别为0.57元、0.71元、1.01元,对应1月22日收盘价23.63其市盈率为41.61倍、32.74倍和23.36倍。 行业2012-2014年的平均市盈率分别为23.91倍、18.09倍、14.09倍,公司的估值远高于行业均值。但是考虑到公司是专业从事医疗信息行业的上市公司,受益行业增长的弹性更大,给予公司“增持”评级。(机构来源:中原证券) <<上一页12345678910…2021下一页>>
中国北车(601299):与高铁共成长 上调评级至“买入-A” 目前中国北车(601299)动车组在手订单约200亿元,动车组订单中CRH380BL、CRH380CL型号的车型有41大列,折合82列标准组,交付周期需要半年时间。预计2013年3月底或4月初动车组招标启动的可能性较大,公司也已开始储备部分核心配件。动车组招标重启能够确保2013年生产交付任务,我们预计2013年公司动车组收入有望实现增长30.4%。 公司是我国轨道交通装备领域龙头企业之一 中国北车主要从事铁路机车车辆(含动车组)、城市轨道车辆、工程机械、机电设备、环保设备及相关部件的开发设计、制造、修理及技术服务、设备租赁等业务。主要产品涉及铁路机车、普通客车、高铁动车组、货车、城轨地铁车辆、工程机械和机电产品等。 公司是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领军企业,也是全球规模最大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商之一,在主要业务领域均具有明显的优势。 近几年,国家不断增加轨道交通运输基础建设投资,特别是高速铁路网的建设速度加快,公司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期。2008-2011年公司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达到37.05%,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速也达到38.2%。但2012年以来,由于铁路项目资金紧张,铁路建设投资同比大幅度下降,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增速呈现阶梯式放缓,同比仅增长0.19%,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速下降至7.1%的较低水平。 公司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务,包括普通客车、动车组、机车、货车、城轨地铁在内的轨交装备制造业在营业收入中占比维持在70%左右。其中,动车组业务占比明显上升,从2009年的8.8%上升至2011年的26.8%;2012年上半年由于公司货车订单交付量增加,动车组业务收入占比降至22.3%,但仍维持在20%以上的水平,动车组业务是公司保持强劲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 公司现有下属企业26家,其中全资子公司20家,控股公司5家,分公司1家。公司铁路机车、客车、动车组、货车、城轨地铁车辆的主要新造和修理以及各类工程机械装备、机电产品等业务生产制造基地分布在下属共19家生产性子公司中。 高速铁路大发展,动车组需求持续旺盛 高铁运营里程居世界第一,未来三年新线投产9,500公里 “十二五”时期,我国铁路建设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