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参与盘中即时聊股】 【我要发表评论】
【字体:小 大】
在经历了2006年股市大幅攀升,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率高达120%强之后,“买基金”代替了一度火爆的“买楼房”,成为老百姓茶余饭后最热门的投资话题。在基金赚钱效应的驱动下,进入07年基金规模不断扩大,基金投资者的数量也急速增加,基金净值的涨跌逐渐成为牵动基民的一根红线.
近期股票市场走势一度狂热,随后大幅震荡,1月31日沪综指全天下跌144.23点,深成指更是单日下跌629.40点,基民们(尤其是新入市的基民)心里也坐了一把“过山车”。在这种起伏难定的市场状况中,老百姓投资基金应当更加趋于理性,在此,我们建议注意以下要点:
一、保持理性心态,坚持长期投资
2006年在中国股票市场大幅上涨的带动下,股票、基金、券商理财产品等相关投资品种为投资者带来了高额回报,市场的火爆似乎给投资者打了强心剂,纷纷倾囊投资于证券市场,部分激进者甚至通过抵房、押车等方式投入资金。对此我们认为,股票市场变化莫测,从理性的角度分析,2006年火爆行情复制的可能性较小,即使是由专业机构理财的基金收益也是难以预测的,投资者必须用相对理性平和的心态来对待基金理财。
基金作为一种长期理财的工具,投资者不应把短期的涨跌看得过于重要,只要对中国经济和股票市场的发展抱有信心,就应该坚持长期投资的理念。对基民来说,更重要的是规划好家庭理财的目标,选择运作稳定、表现良好的基金公司,以及适合自己风险偏好和理财需求的基金品种,同时弱化基金投资的选时策略,这样能够给长期资产增值以较好的保证。
从基金的投资运作特征以及成熟海外市场的基金业绩证明,长期投资基金回报更高也更稳定。我们可以看一下美国某知名资产管理公司的一个取自实例的广告:某码头上有两位搬运工人,其中一人20年中一直坚持用定期定额的方法长期投资基金,而另一人却没有做任何投资;20年后,长期投资基金的前者开着自己的游艇出海游玩,而没有投资的后者却依然在码头当着搬运工人。这样的事例告诉我们,坚持长期投资理念,更有助于实现个人的理财蓝图。
中国的基金业尚处在初步发展阶段,投资者对基金投资的认识也在逐步成熟中,我们建议投资者可以通过阅读知名专业的基金评级机构发布的评级报告、研究分析等文件,充分了解基金风险收益特征及评级等相关信息,树立长期投资的理性观念。
二、充分评估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合适的基金品种
每个人对“风险”的认识各有不同,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也差异很大。投资者在购买基金前应对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等相关内容具备正确认识,即对准备用哪类资金进行投资、预期的投资回报是多少、能够承受的投资亏损幅度有多大以及持有基金的最长期限等问题有个大致清晰的自我“调查”。这些问题的调查结果实际上就是投资者对投资的风险收益承受能力进行了有效的评估,这一点,对于基金投资尤为重要。
那么,对于投资来说,收益与风险是何种关系呢?风险和收益当然是相互匹配的,高收益伴随较大风险,低风险的品种所获取的收益也相对较低。不同的风险收益特征对应着投资基金的不同类型和投资方式,投资者应当根据自身风险及收益偏好选择相应类型及投资方法。根据《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依据基金的投资对象不同将基金分为4个基本类型: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债券基金和货币基金。从风险的角度由低至高进行排序的话,风险最低的是货币基金,往上依次是债券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基金风险最高;从收益方面来看则是股票基金收益最高,其次为混合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基金收益最低但流动性较好。具体分类方法如下,供投资者参考: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