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参与盘中即时聊股】 【我要发表评论】
【字体:小 大】
宇宙的"恒"性特征是江恩发明角度线的依据
不仅如此,江恩线最重要的特点是时间与价位的平衡关系,在一个单位的时间下将运行多少个价位幅度,江恩线确定了多种比例关系,供不同的波幅需要。(独家证券参考,全新角度看股市……)
以上升线为例,分别有1×1、1×2、1×3、1×4、1×8及2×1、3×1、4×1、8×1等,前5条角度线乃代表每天分别上升1、2、3、4、8点(或元、角、分等),后4条角度线则代表每2、3、4、8天上升1点(或元、角、分等),通过这种方法,整个市场的成百上千只股票均能借助上述方式作出分析。可以讲一旦把握每种股票时间与价位的比例,股价的趋势就无所遁形了。
看看一些异动股或短线爆升的股票见顶时如何在江恩线之下爆光。
江恩角度线问答之五
问:虽然江恩线的分析非常独特,但过于拘泥在一定的角度之内,其实际作用会否言过其实。在通常的技术分析中,不少人用趋势线、通道之类的方法也很有分析价值,那么,江恩线是否多此一举?(感受中国股市最具震撼力的攻击型波段…)
答:的确,在日常的图表分析中,有很多分析者运用各种趋势线甚至通道对市场进行预测,效果也是有目共睹。然而,趋势线的制作前提是在市势形成了一段颇为完整的形态后,通过各个波动的某些点位相互连线,使其形成一个具有明确方向的趋势,这一划线叫做趋势线。很明显,趋势线是在市势形成后才能行使其分析作用,若趋势未明朗或形成前,趋势线分析显得无所作为。
笔者的意思是说,当趋势形成后,市势已走完了颇长的空间,潜在的机会白白浪费了,若在市势形成不久,能正确地把握住将要出现的趋势,那该多好!
江恩线即具备这一功能。江恩线与趋势线的不同在于具有前瞻性、已知性,而称其拘泥于某些特定的角度之说却恰恰相反,因为江恩线的价值正是体现在机械式的角度线之中,在一个正确的起点之上,找出了自有的波动律,无序的市价波动受到江恩线有序的控制。
显然,江恩线是在市势形成不久,直接说在底部或顶部确立后(确定正确的起点),再找出特定的时间与价位比率(自有波动律)。这样一组预见未来趋势的江恩线立刻出现在眼前,只需细心观察市势发展,或延着某一条角度线运行,这时,你将惊叹,江恩线已经为你找到在某一时间里市价出现逆转的位置,并且跟踪至下一个反转的区间。可见,江恩线的前瞻性、已知性的确非一般趋势线可比,而趋势线的滞后反应使江恩线的功能更显突出。(江恩工作室)
问:在江恩线的制作原理一节中,提到在几何方格中设置时间价位比率的角度线,然而,在应用江恩线时,常常会发现角度线的比率并不同于几何角度,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答:理解这一问题相当重要,可先从江恩自身制作角度线淡起。在江恩的时代,画图工作全由手工制成,故江恩曾聘任三十多名职员应付这项工作,其中应用相当于现在的8×8绘图纸作图,按照这一方法,作图者可自行根据8×8(纵横各8格,即正方形)的比例,预先画上一组上升或下降的江恩线,然后根据时间价位的相关比例进行持续性标记。以1个时间单位上升1个价格单位的方式进行,那么这种上升方式就是以1×1线的幅度运行。这时,1×1线与在几何图形的45度是一致的。
不过,通常情况下,市价运行极不规则,按固定的比率属数全套在所有的趋势分析中,效果自然欠佳。然而,江恩的角度线与几何角度就分歧在这里。
我们知道,几何角度与时间并无关系,如果几何的45度角也正好是时间与价位的等比,那么,这个45度也是1x1;但如果几何45度角之下的时间与价格未出现等比关系,则这个45度不能称为1x1线。笔者曾看到一些书籍中介绍的江恩线,通篇都是将几何的45度(根据图表画面上的角度划分)误认为是1x1线,很难想象与时间无关的几何角度应用在市场中又怎能作出正确分析?!事实上,江恩的45度肯定是1x1线的,1x1线也必须是45度角,而几何的45度则不一定是1x1线,这一关系要由时间与价位的比例决定,而非由图表或计算机画面角度生成。
因此,江恩特别强调时间的重要性,在某一时间之内观察价位的变化,并将时间与价位两度空间同时考虑,这是江恩线与几何角度的不同之处,江恩线根据时间与价位的不同, 动态地观察股价的变化。例如,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有些股票的股价是40元,而有些是10元,差别之大自不能以同等的比率相提并论,可行的方法是前者以每天(时间)以1元(价位)的比率运行,这就是1×1线;而后者则应以每天0.1元运行,这也是1×1线。虽然股价并不一样,但两者均属1×1线,它根据不同的形态反映了两种不同股价的真实概貌,若套用几何角度的(静态)方式是无法得到上述效果的。
由此可见,江恩线的分析意义把握住每种股价不同的波动率,以独特的视角正确地反映其潜在的走势节奏。(江恩工作室)
问:我们知道江恩线的制作准则是时间与价位的比例关系,一旦失去这一准则,江恩线的分析意义就无从谈起,但如何厘定时间与价位的比例,要知整个金融市场,就以中国股市来说也有上千只股票,价格高低极为悬殊,若选选一种模式的比率是绝不能适合的,那么,在实际操作中应如何处理?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