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参与盘中即时聊股】 【我要发表评论】
【字体:小 大】
而下午国家统计局的关键数据公布:今年以来居民消费价格出现了上涨,一季度上涨2.7%,3月份当月上涨3.3%,存在着一定的通胀压力。但是如果扣除上年因食品价格上涨1.5%的翘尾因素,一季度新上涨仅为1.2%,与去年同期持平。今年以来,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发展。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50287亿元,同比增长11.1%,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0.7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31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25552亿元,增长13.2%;第三产业增加值21104亿元,增长9.9%。
不过对于这两个关键性数据,昨下午正在路演的交行行长(国家货币委员会委员)则表示,这完全超过了调控区间,国家肯定会进行打压,不出意外,“五一”节后将有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出台。
瑞士信贷昨日也发文指出,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本轮力度不会太小,而且加息也将指日可待。这从近期银行股走势疲软似乎也能看出端倪。
另外,年中阶段一般都是国家出台宏观调控政策的密集期,如果一旦这些宏观调控政策出台,给股市带来冲击将成为必然。因此,业内人士建议投资者,一旦宏观调控政策出台,将意味着又是一次建仓好时机。
3、投资建仓旅游、零售
由于“五一”黄金周将近,每年市场都有提前炒做商业、旅游等黄金周概念股的习惯,在大牛市中显然更加不会错过。业内人士认为,从规避市场震荡的安全性角度看,对于蓄势充分,且有业绩支撑的商业、旅游强势股可重点关注。
根据申银万国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消费升级长周期预示百货的黄金起点。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引发的消费升级,促使中国时尚消费、享受性消费和品牌文化消费迈入了一个高速增长期,由此导入中国的百货业正进入一个零售轮转的黄金起点。
在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之后,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将发生跳跃性变化,享受型和服务型消费热点将支撑消费品市场的持续活跃与稳定增长,消费升级已成为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力。消费热点不断涌现是消费增长的源泉。
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的第三次消费升级高峰中,传统食品、衣着的消费倾向趋于下降,而交通通信、居住、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消费热点趋于多元化,品牌服装、化妆品、黄金珠宝等奢侈品消费所占比重逐步提升,而这些耐用消费品绝大多数是通过现代百货这个渠道销售的。零售业,特别是百货业将成为消费升级的直接受益对象,行业中符合消费观念或消费趋势的新兴业态将给市场带来巨大的投资机会。
此次消费升级带来的消费爆发式增长,将呈现出一个长周期的特征,与此相伴的国内百货业也将会有一个长达5-10年的高景气周期。中国百货业才刚刚步入一个景气循环的黄金起点。
有两组数据很能说明这个问题(数据来源:中研普华行业报告)。第一个数据是2006年上海大卖场的销售额同比下降了8.9%,但百货的销售额却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3.1%。第二个数据是2006年1-8月份整个流通业各个业态的平均增长率是14%,但百货业的增长率却达到了15.7%,在各业态中名列前茅。在经历90年代传统百货受到严峻挑战的背景下,经过5年的的徘徊调整,百货终于找到了新的增长方式。以标榜时尚为特征的现代百货,甫一登台就获得了消费者的高度认可。
截至目前,就市场份额而言,百家大型流通企业中百货业占了半壁江山,全国连锁经营的百货业就占到了1/6,显示出百货业的整合在进一步加速。行业内的并购和扩张不但将成为目前高景气下的另一行业主旋律,而且也将给商业股的炒作提供丰富波段机会。
另外,国内老牌百货商一般成立时间较早,他们大多占据了当地最核心的商业位置,而自身拥有的商业物业也因近几年地产价格的持续上涨而升值惊人,特别是对一些自有物业拥有比例较高的百货商更是如此,一些商业股资产价值重估惊人。
再者,区域性百货龙头股往往具有充沛的经营性现金流,而且从2007年春节的消费高潮带来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爆发性增长,增速达到创纪录的16.9%,显示出消费趋势已经不能用一直以来的“稳定增长”来简单概括。
百货等商业股的景气回升,尤其是“五一”黄金周临近之际,适当提前布局一些业绩优良、正面临强势突破的商业股正当其时。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