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参与盘中即时聊股】 【我要发表评论】
【字体:小 大】
其次,从通胀对工业影响的角度来看,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6.9%,环比前2个月提高0.3个百分点。尽管存在国际原材料价格上涨及外需放缓的影响,一季度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有恢复性上涨的迹象。一季度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4%,环比前两个月提高1个百分点,其中3月份增长17.8%,环比前两个月提高2.4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前期部分工业企业受南方雨雪天气影响较大。另外,在价格干预下,传导机制的受控对于工业利润的影响值得关注,如石油、电力在原油、煤炭的价格压力下,利润大幅度回落,导致1-2月份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大幅度下降,但事实上,这些行业的需求并没有减少,成本对利润的侵蚀是主要原因,因此,股市的下跌是对于该数据的过激反映。不过,从策略的角度,我们仍然建议重点对资源类行业进行投资,如煤炭、有色金属(矿产类)、农业等。另外,适当关注有较大成本转嫁能力的企业。
最后,从居民规避通胀或资产保值的角度来看,根据一季度数据,金银珠宝类均增长30%以上,我们认为,在物价水平高位运行的背景下,一些重点商品特别是保值功能较强的商品将成为居民规避通胀的有效手段,从而将增加这些商品的需求,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前景。
区域经济是从紧中的“热点”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4.6%,比上年同期加快0.9个百分点。从三次产业看,三次产业投资分别增长80.8%、25.9%和25.3%。分地区看,东、中、西部地区城镇投资分别增长22.3%、35.2%和27.7%,中、西部投资占全国投资的比重分别比上年同期提高1.5和0.2个百分点。
从数据来看,第一产业投资和中西部地区投资的加快增长成为从紧货币政策下的“投资热点”,成为从紧货币政策下投资的“安全区”。第一产业投资增速要高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6.2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投资高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6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中央对农业的高度重视及投入力度的加大。同时从区域平衡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角度来看,国家明显加大了对中西部地区的政策倾斜力度。我们认为,随着《中部崛起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北部湾开发战略》等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逐步落实,国家对中西部地区的政策倾斜和投资力度预计将越来越大,进而刺激这些地区的投资需求。
在从紧的货币政策下,为防止经济增速的下滑,这种区域性的投资将启动内需的主要方式;这种区域投资热点的启动,也为股票投资了提供了一定的方向。
如何在投资中应对通货膨胀?
我们的基本思路是按照分享通货膨胀的策略,来选择投资品种,构建投资组合。
首先,由于通货膨胀增加了股市的风险,加大债券型资产的配置是最简单有效的策略。
其次,从股票投资来看,把握物价上涨下的受益者是投资的主线,可以划分为三类机会,一是资源及相关服务类,主要是农业、煤炭、有色金属(非冶炼加工类)等纯资源性行业;二是替代性能源行业;三是消费服务业,如旅游及酒店等受益于物价上涨。
来源:天相投资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