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参与盘中即时聊股】 【我要发表评论】
【字体:小 大】
来源:中国证券报 国信证券总裁助理兼发展研究总部总经理 何诚颖博士
解读当今中国股市需要非线性思维。在传统的线性思维模式中,从实体经济到虚拟经济的作用机理是相当确定的,而且是单向反馈。但是,其局限性在于把影响股市运行的因素主要归结为宏观经济,忽视了其他因素,尤其是制度的影响。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股市的波动并不仅仅反映一国宏观经济的变化,这导致指数变化与 经济运行的关系趋向松散,甚至背离。
从线性思维的角度,经济波动“应该”预警股市变化。但是,无论是对成熟市场还是对新兴市场的考察,股市与商业周期波动均无法严格对应起来。即便在市场经济发达的美国,过去70多年宏观经济运行的1/3时间和股市波动是背离的。对新兴市场,尤其是转型经济的考察则令人失望。中国的经验也佐证了这一点,从2000年以来,中国股市与宏观经济波动之间的关系表现出了有限度的相关。
当然,这并非要否认线性思维方式的价值。相反,在相当时期内线性思维方式仍将是股市理论分析中较为基本的方式。这里有两点需要说明:首先,基于股市行为进行宏观经济行为预测的期望并不一定可靠;其次,线性思维方式适合于长波段的实证分析,非线性思维方式适合于短时段的实证分析。因此,必须重点关注偶然性因素的影响。
对于当前的中国股市来说,估值和制度这两个“非经济性因素”将逐渐超越业绩的压力,同时一些重大的“偶然”事件正在发生,如人民币升值、新老划断等,在稍显乐观的投资情绪中,成长型公司的估值泡沫与价值型公司的估值修正有望同时并存。
中国股市经过7年的低迷,它的负能量几乎消耗殆尽。股市的长期低迷和实体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背道而驰的怪现象难以为继。经过多年股市震荡,上市企业股票的实际价值和股价已经相对接近,股票市价都基本回到了原点,因而购买股票的风险已经大大降低。目前,中国上市的公司主要是国企,由于改革的不断深入,国企不断地向国计民生产业,如电力、石油、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行业集中,其市场表现也相对稳定。同时一大批有活力、有创新机制的其他类型盈利企业,包括民企等上市,不仅被人看好,实际上,也使一部分股市投资者不断尝到甜头,大大刺激股民入市冲动。
中国股市的再次崛起,只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又一个标志。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实体经济迅猛发展,不仅占据中国的主要市场,也占据了世界相当大的市场;未来,实体经济空间的扩张将受到极大的限制,因此,在虚拟经济中扩张,是中国经济的必由出路;事实上,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比例的大小也是经济体现代化程度的标志。在美国及在欧美发达国家,虚拟经济的总量已经是实体经济的几倍乃至几十倍。而在中国,虚拟经济还属于刚刚成长。
由于中国经济的多年高速发展,中国资本的充足量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经济面临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的潜在的隐患。因此,中国股市的新的上升态势,既为不断寻求利益的资本找到出路,又为剩余资本找到蓄水池,对于稳定中国经济可以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