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参与盘中即时聊股】 【我要发表评论】
【字体:小 大】
第四大心理误区是轻信所谓的内幕消息,寻找确定性。这次股民不愿意卖股票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依据所谓的内幕消息。比如说有人告诉你这只股票现在从15元能涨到30元,如果这个人有点名声又是操盘手,你就觉得这个消息一定是可信的,因为他前期推荐的股票也涨得很猛。投资者往往把赚钱归功于某个人士,却忘记是大牛市造就了你赚钱。但为何股民喜欢根据消息去操作呢?就是因为证券市场是风险市场,而投资者需要一个确定性。有了“内幕”消息后,他的心里就踏实了。但这个“踏实感”也是在每一波牛市顶部套牢股民的一个重要原因。
习得性无助可能导致高位套牢
《红周刊》:其实除了您所说的这些心理误区外,就我们和股民的交流看,很多新股民之所以在4000点以上的高位入市,以及在调整中宁愿被套也不出局,就是基于奥运会召开前行情不会大跌的信念。
翁学东:政府并没有承诺奥运会前股市不会大跌,这其实是一些投资者过分乐观的想象。他们之所以难以从市场走势上客观地分析,是因为人在接受相反信息的时候是很痛苦的,要在内心进行激烈的冲突。比如在买了股票后,人们往往只接受对自己有利的信息,而会将不利的信息一概地忽略掉,甚至不愿意听别人说到反面意见。这与人对信息的认知有关系。一般来说,一个人如果只进行选择性认知,最终结果就是不顾市场现实,即使到了最后变盘的时候,他也觉得是最不可能变盘的时候。所以新股民认为奥运会前市场不会大跌的想法是盲目乐观的。
《红周刊》:我们注意到,很多被套牢的股民尤其是是新股民在一开始会感到茫然失措,在经历过几个跌停板后,却都变得麻木了,这从心理学上有何解释?
翁学东:新股民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暴跌,一开始的时候会感到很恐怖,到了最后可能就变成了心理学上所说的“习得性无助”。当股民形成一定的思维方式后,一旦市场发生了变化,他会发现之前有用的信息似乎都错了。这时候股民会产生一种消极的心态,就是什么也不做,持股不动,这样的行为就是“习得性无助”。因为他任何一个行为都有可能挨市场的闷棍,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不作为。这也是股民在高位套牢的根本原因。
《红周刊》:那么对于已经被套的投资者来说,目前应该怎么办?
翁学东:在行情已经连续下跌了几日后,绝对不能卖股票,因为很可能卖在最低价。此时连续跌停的股票只要一开板,就会有一个报复性的反抽,如果买入的话,会是一个非常好的短线机会。但是要注意,对于那些跌幅较大的股票一定要在它反抽乏力时出货。如果反抽幅度比较大,最好就在当天就出,也可以留一部分第二天出。大调整来临时,现金为王是最好的策略。有了现金,就有了下次利空时抢入的机会。如果持股不动做长线,就要视手中具体的品种而定。我认为,牛市还会回来,而且还会创新高。但现在说这个可能会对一些投资者造成误解,他们会认为既然将来股市能创新高,那我现在被套牢的股票就不抛了。对不起,将来指数创新高的时候,你手中的股票未必能够解套,因为那时候行情的热点已发生变化了。
炒股能磨炼人的性格
《红周刊》:今年一季度A股开户数激增,股市成为“钱多人傻速来”的地方。从心理学上看,是否所有的人都适合炒股呢?
翁学东:除了极少数抑郁质的人神经比较脆弱不适合炒股外,大部分性格的人都可以做股票。其实炒股对人的性格是一种磨炼,它会让你很快发现自己的某些弱点。有些人不适合做股票是因为他的神经比较脆弱,比如抑郁质的人像林黛玉,稍有大的动静就吃不好饭睡不好觉。除此之外,也牵涉到每个人对金钱的看法。
《红周刊》:您认为投资者在股市中应该如何摆正心态?
翁学东:改革开放后,我国老百姓看到西方国家居民富裕的生活水平,所以老想快速赚钱。其实如果是自己的钱做股票而不是贷款借钱,心态就不会太坏,即使一时被套,无非是赚钱的过程变长了,只要不断努力,还会慢慢地把损失弥补回来的。但如果是借钱炒股的话,就很难摆正自己的心态,赌性就更强。一旦亏损,翻本的欲望更加强烈,但越想翻本就越难以翻本,形成恶性循环。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心理状态都跟投资行为有密切的联系。在生活中老犯的毛病,在投资过程中也会犯。如果解决了日常生活中的心理问题,投资效果和水平就会有很大的提高。美国1987年股灾的时候,华尔街附近的心理咨询中心非常火爆,当时操盘手都非常痛苦,头痛、背痛,其实这些都是心理障碍。在这次下跌过程中,尤其是对新股民来说,可能需要心理或其他的帮助,进行心理调节。不过,我倒是认为这次下跌对于没有经历过市场风险的人,是一笔非常有价值的个人财富,有了这种经验和体会,就会为你下次逃脱风险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刊记者 江红霄 张宇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