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参与盘中即时聊股】 【我要发表评论】
【字体:小 大】
老刘算得上是我国最早的一批专业股民了。他的第一桶金是来自认购证的,随后经历了1994年333点的骤起骤落,在2000年大家一片看好的时候,他见好收兵,暂时离别了股市。可以说,在上个世纪90年代,依靠股市实现了资产的翻番。如今,他看到股市又回到“5·19行情”的起点了,准备进场抄个大底。
【策略】
等了这么久,空仓的投资者是该进来活动活动,大干一场了。面对如此大面积价廉物美的股票,他们自然胸有成竹。不过,话说回来,“底部是跌出来的”,既然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认定目前点位便是“世纪大底”,那么不妨先抱着“买点股票试试盘”的想法,或许很快便能找到当年的感觉。
【兵法】
1.择机而动,分批进场。老刘手头现有30万元。他估计本周一创出的1057点还不是底,真正的底部估计仍需猛砸一下。他的计划如下:等到股指快跌破千点时,就先将一半的资金约15万元杀进股市。一旦再跌到900点下方时,便投入剩下的15万元,一来平衡一下建仓成本,因为第一批建仓的股票此时可能浮亏近10%左右了;二来跌破900点后,大盘展开大级别反弹的概率将更大,有望抄个更大的底部。
2.不选“热门”,剑走偏锋。老刘的选股也很有一套。他从不选“大众情人”的热门股票,因为这些股票都被基金、社保拿着,股性比较死,而且涨幅也太大;当然垃圾股也不能选,血本无归的股票现在已经有了。他会主要选择一些业绩处于中上水平、派现好于银行存款的股票,最好本轮回调时也跌得多一点。这些股票现在筹码还比较分散,业绩还说得过去,新资金进场的话,比较倾向于选这些股票,如公用事业股、交通运输股、医药股等,而如今各地电费、水费都有上涨的可能,公用事业类股票上涨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小张是海归人士。对内地股市,他有自己独特的理解方式:尽管目前难以确定指数位置是否见底,但至少指数正在接近底部区域。于是,他打算采用定期定额的投资方法,一路买进ETF指数基金。
【策略】
他举例,美国1871年到2001年的平均市盈率是14.5倍,而如今上证180或者上证50这样的大盘股指数市盈率已经低于这个数字了,至少我们已经不能说内地证券市场的市盈率过高了。当然,即使上证180或者上证50在12-13倍的时候,也不等于就必定是底部了。美国100多年间有3次市场的市盈率向5倍靠近,而最近的一次便是1980年前后,市盈率在6-8倍。因此,就单论市盈率,内地股市并非绝对没有下跌空间。但是,我国宏观经济状况与那几次大萧条中的美国截然不同。由此认定,目前股指已进入了可投资的区间。
【兵法】
1.认同底部,选择ETF。如果认同以上判断,那么选择一个好的指数作为跟踪对象,予以中长期投资。时下纯指数的投资产品不多,所幸有一个上证50可供选择。这个指数的成份股不能说有多好,但在目前的沪深股市,的确也算是佼佼者了。投资上证50,就个股风险而言,总是比较小的;而且就投资方便程度而言,上证50的ETF产品,也是相当方便的。
2.定期定额,摊薄成本。小张的定期定额投资思路,是利用时间换空间,通过在低价位购入较多份额的单位来达到摊薄购买成本的方法。可以考虑用1年或者2年的时间,将手头准备投资A股的钱用来购买上证50的ETF,这样做虽然成本必定不可能最低,但是相信比起大多数投资者盲目抄底来,定期定额的方法获得成本优势的可能性会比较大。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