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参与盘中即时聊股】 【我要发表评论】
【字体:小 大】
股票如此打着滚地溢价,那就只能意味着一点:未来重磅机构瞄准股指期货在两市对冲套利的空间实在恐怖!
4月15日,国务院发布的《期货交易管理条例》以及证监会颁布的《期货交易所管理办法》和《期货公司管理办法》正式开始施行。
我们注意到,修改后的《期货交易管理条例》把适用范围从商品期货扩大到了“商品和金融期货合约、期权合约交易及其相关活动”。同时指出,“金融期货合约的标的物包括有价证券、利率、汇率等金融产品及其相关指数产品。”“期权合约,是指由期货交易所统一制定的、规定买方有权在将来某一时间以特定价格买入或者卖出约定标的物(包括期货合约)的标准化合约。”
绝不是利好
管理层开道,中国金融期货看来东风已备。
就在《条例》颁布的同时,有关方面却表示,按照“高标准、稳起步”的原则,无论在政策、技术、参与主体和市场等方面,股指期货的实盘交易条件均未成熟。
按证监会主席主任助理姜洋说法,尚有10多个配套文件需要陆续出台。有关人士同时认为,目前“中金所”股指期货交易系统金仕达版本尚不能满足期货公司自动强制平仓的要求,再者是参与交易的大多机构目前也没有做好充足准备。据了解,目前除了中投证券之外,绝大部分券商目前都未对所有客户做完第三方存管并完成上线。
笔者注意观察了中金所的沪深300指数期货模拟大赛的交易情况。
结果发现,目前模拟盘的存在着强烈的市场炒作心理,简直让人心惊肉跳:大赛开始后,2个月盈利最多的达到4000%,第二、三名也都有7—8倍的盈利,投资者亏多赚少。以2007年1月17日为例,一天之内多空双方满仓操作,“爆仓”游戏上演了4次之多。
由此看来,管理层的担忧不是没有根据的。但除此之外,交易一拖再拖,管理层可能还另有考虑。
中国股票市场自1990年建立以来,从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到2005年的股改,再到目前的股指期货,管理层的目的都在于完善股票市场运作机制,维护资本市场的长远发展。
但是问题是中国目前的股市运作机制真的意境强壮到可以抵御衍生交易的滔天巨浪的程度了吗?
据中金公司近日报告,“股市投机气氛重新显现”,主要表现在:题材炒作刺激股价大幅上涨;股价与行业基本面相关性不强;散户追涨杀跌助长了股市投机。
又据上海证交所统计,当前A股平均市盈率已经超过了50倍(对应上证综合指数3600点),数倍于成熟市场股市,接近日本90年代股市泡沫破灭前的市盈率水平(60余倍)。
今年一季度新开户股民500多万户,已超过去年一年的开户总量;股市一季度的成交金额则已超过了去年成交的总和。
在“全民皆股”的浪潮推动下,那些根本就分不清“S”或“SST”符号为何意的小脚老太太们都挤进了券商的营业大厅。这绝不是一种理性的股市。一个非理性的股市在“疯牛狂奔”,这已经充分显示了中国股市仍然存在着诸多深层次的系统或非系统性风险。
尽管依照以往经验,股指期货推出前,股市一般都会大涨,但是长得如此离奇,股票如此打着滚地溢价,那就只能意味着一点:未来重磅机构在两市对冲套利的空间实在恐怖!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