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公告
上海国资流动平台运作项目上报 据悉,未来上海将渐渐形成市国资委负责资本监管、平台公司负责基本运作、企业集团负责日常经营的国资监管格局。 备受关注的上海国资流动平台投资决策委员会已经成立并召开了第一次会议,相关资本流动项目已上报国务院国资委和证监会。但由于国资股权流动涉及众多上市公司,目前还在稳妥筹备,将有序推进。 2月6日,在2015年上海市国资国企工作会议上,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徐逸波透露了上述消息。 今年上海将探索建立专业化、规范化的国资流动平台运作模式,建立健全资本运作平台投资决策委员会工作决策机制、平台业务流程等制度,切实发挥国资流动平台资本运作功能。 此外上海将实质启动若干资本流动项目,按计划、分步骤持有并适时运作部分整体上市公司、多元化企业的国有股权,重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城市基础设施和民生保障工程。将探索存续资产托管模式,通过试点取得经验,形成整体上市企业集团续存资产的托管方案。 目前,上海市国资委已经建立了上海国盛集团、上海国际集团两大国资流动平台。 徐逸波此前曾透露,这两大平台中,上海国际集团既有金融的股权,今后也将会有产业集团的股权,而上海国盛集团则主要是以产业集团的股权为主。 而上海国盛集团董事长张立平则透露,“目前正在等待新的股权注入,并且会分级分批,不会是一步到位。” 上海国资系统相关人士表示,上海国资流动平台建设被关注很多,上海国资委也进行了较长时间的考虑。最终,它将是一个基础性的体制上的设计,也将重构上海的国资监管体系。 据悉,未来上海将渐渐形成市国资委负责资本监管、平台公司负责基本运作、企业集团负责日常经营的国资监管格局。 根据2月6日公布的上海市国资委统计快报,2014年,上海市地方国有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74万亿元,同比增长6.5%;资产总额已经达到12.12万亿元。目前,上海地方国资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位列全国地方国资系统第一,其中,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占全国地方省市国资企业的1/10、1/8、1/5。 此外,2015年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重点也已经敲定。包括推动国有经济提质增效、着力发展以公众公司为导向的混合所有制经济、着力完善平台规范运作启动资本流动项目、推动企业加快创新实现转型发展等。 其中,国资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以及基础设施与民生保障等四大领域集中度要达到70%;鼓励人力资本和技术要素贡献占比较高的高新技术企业引入员工持股,完善员工持股流转和退出机制;统筹推进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薪酬制度改革。 眼下,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是国资改革的重要工作。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毅近日接受《国资报告》杂志采访时也提出,要稳妥、规范、有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坚持因业施策、因企施策,宜独则独、宜控则控、宜参则参,防止大轰大嗡,防止“一混了之”。规范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选择部分企业进行试点,在总结经验基础上稳妥有序开展。(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