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参与
萃富网(www.cuiv.com)盘中即时聊股】 【我要发表评论】
【字体:小
大】
中利科技(行情,问诊):110MW光伏电站转让 确保公司业 “强烈推荐”评级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弓永峰,何昕 日期:2014-11-07
事件:
1、 公司于近日发布了2014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收入51.64元、营业利润为-1.72亿元、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为-2.46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17.55%、43.06%和28.82%。同时,公司发布了2014年业绩预告,预计全年实现净利润2.43 -3.21亿元,同比增长40% -70%,按最新股本计算,对应每股收益为0.43元-0.56元。
2、 公司转让其持有的多个光伏电站项目100%的股权,合计规模110MW,受让方为华祺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转让价格共计人民币2,600万元。转让后公司子公司中利腾晖仍未所有项目的EPC总承包商和运维方,同时,双方约定了为其8年的光伏电站项目年最低发电量指标。
公司亮点:公司未来亮点:1)中利电子业务拓展顺利,业绩增长迅速;2)光伏电站建设转向新阶段:a)进军分布式电站;b)联手国企/央企共同拓展电站市场;c)积极进入电站运营与资本化领域3)未来光伏电站发展进入运营与资本化阶段:未来将加大电站的持有量,最终持有1GW优质电站,带来充足现金流;4)预计部分光伏电站交割释推迟到明年上半年,导致今年业绩短期受部分影响,但利于公司减少季度波动性;5)4G建设带来通信线缆需求大幅度提升,保持较高增速;6)作为成本控制能力最好的电站BT总包商,成本低于同行1元/瓦。预计15年建设800MW,实现收入确认650MW,为公司带来约5.2亿元利润,增厚EPS0.92元;7)深厚的融资背景为电站销售打下坚实基础,运用综合融资平台确保电站顺利移交出售;8)采用美国ASI进口技术和日本神户设备的的光纤预制棒预计明年投产,为公司带来较大利润贡献(>2亿元);考虑到定则参与者明年2季度解禁,部分电站销售确认在明年上半年,导致今年利润分配低于之前预期。预计14-15年公司利润在3.2亿元和7.4亿元左右,对应EPS约0.56元和1.3元,对应PE为33和15倍,给予“强烈推荐”评级。
点评:
1. 光伏电站转让延后,拖累前三季度利润增长。
2014年1-9月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收入51.64元、营业利润为-1.72亿元、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为-2.46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17.55%、43.06%和28.82%。同时,公司发布了2014年业绩预告,预计全年实现净利润2.43 -3.21亿元,同比增长40% -70%,按最新股本计算,对应每股收益为0.43元-0.56元。
报告期内,公司收入及利润虽然同比增长,但仍未亏损,主要原因在于公司在建的110MW光伏电站项目转让时点推迟的年内四季度,导致三季度未能及时确认收入及利润。前三季度公司收入及利润的增长,主要原因在于传统电缆业务的复苏,随着公司4G网络的大规模建设,公司阻燃耐火软电缆业务半年收入已达13.31亿元,同比增长31.13%,且毛利率稳定在17%的水平。
从公司期间费用情况来看,1-9月公司销售、管理及财务费用率分别为4.10%、8.04%和7.34%,其中,管理费用率增幅较大,同比增长1.14个百分点。主要是因为1)公司加大在新产品方面的研发投入,技术开发费用大幅增长;2)为拓展新市场,各项市场准入费用增加;3)公司提升了部分员工的工资福利。
2. 110MW光伏电站转让完成,确保公司四季度业绩。
近日,公司发布关于全资子公司常州中晖光伏科技有限公司转让其子公司全部股权暨新疆110MW光伏电站的公告。项目标的共包含光伏电站5个,分别为新疆伊犁矽美仕20MW光伏发电项目100%所有权;新疆吐鲁番十二师221团20MW光伏发电项目100%所有权;新疆吐鲁番三期20MW光伏发电项目100%所有权;新疆吐鲁番七泉湖一期20MW光伏发电项目100%所有权;以及新疆哈密红星四场一期30MW光伏发电项目100%所有权,股权转让价格共计人民币2,600万元。
受让方为华祺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为上市公司华北高速(行情,问诊)旗下全资子公司。双方约定股权转让的2,600万元,于《股权转让协议》生效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支付50%,余下50%在完成必要的工商登记、银行等事项变更后支付。对于光伏电站的EPC款,采用固定总价的方式结算,有望大幅提升公司净利润。
3. 计划进军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推动电站资产证券化。
一方面,公司作为从事光伏电站建设较早的企业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对于集中式光伏电站的总包能力已经有了较强的竞争优势,随着国内集中式地面光伏电站建设进入到成熟期,未来国内新增地面集中式光伏电站的新增量将逐步趋于稳健;另外一方面,随着三北地区事宜接入电网的较优质的光照土地资源逐步减少以及国家政策积极向分布式的倾斜,在保障土地资源和收益情况下,如何获得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