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参与
萃富网(www.cuiv.com)盘中即时聊股】 【我要发表评论】
【字体:小
大】
1.88块钱算也增长了6.9倍,这就是将并购的增长发挥到了极致。
张宇:蓝色光标的英国老师傅WPP集团(WPPGY)就是这么干的,它从超市购物车生产商切入广告传媒领域,并成为全球最大的广告传播集团之一,马丁??索雷的法宝就是疯狂并购,据说他曾经在18个月搞了15项并购。并购使得不断有新公司并表利润推动WPP业绩持续增长,成为市场上的大牛股。我记得赵文权上市之初就是把WPP作为标杆,可惜这票票没拿住,肥美的一段没有了。
黄寒笑:“没有一家美国大公司不是通过某种程度、某种方式的购并而成长起来的,几乎没有一家大公司是完全依靠内部扩张成长起来的。”这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乔治??施蒂格勒的观点。从历史来看究竟并购是否会诞生十倍股?毋庸置疑。这里必须说起人类商业史并购鼻祖JP摩根收购卡内基钢铁公司,吞并785家中小型钢铁企业,成就了著名的美国钢铁公司,公司资产达到14亿美元,是世界上第一家资产超过10亿美元的公司,控制了美国钢产量的70%。这是最典型的“快速”十倍股成长路径,产业集中是大势所趋!
再来看看历史上的数据100家最大的公司总规模扩大了34倍,控制了全国40%以上的工业资本。标准石油控制了当时美国石油工业的3/4,美国烟草公司控制了美国除雪茄外的50%~90%的市场;通用汽车与福特汽车两分天下;类似于投资并购型集团控股公司,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就是最好的案例。
张宇:来谈谈中国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吧,平安?复星?华润?都行。
黄寒笑:郭广昌的复星(回报率目前还没有解决,但公司业绩在持续变好)、华润集团(从2001年净利润23亿到2013年的563亿,营业利润增长了24倍)、产业并购公司中粮集团、李嘉诚的长江实业,这些公司的属性就是通过不断“吃”下其他公司不断长大,处在商业模式金字塔的顶端,这些公司就不能按照普通的公司研究方法去分析。好比是池塘里的生态链,某种外来物种对于现有的池塘生物结构进行重新组合(Restructure),没有天敌的竞争方式,池塘里剩下的物种只做纵向有利的整合(Consolidation),具体方式就是兼并收购(Merger&Acquisition)。总而言之,中国目前处在一个并购成长的进行时,这类企业长期看是上升通道。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