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参与
萃富网(www.cuiv.com)盘中即时聊股】 【我要发表评论】
【字体:小
大】
日前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一句富有诗意的表述背后,意味着规模巨大的生态治理产业。受制于地方债收紧,工程回款仍是压制园林类公司估值的重要因素。不可否认的是,在生态文明和城镇化的双重政策激励下,未来5-10年生态治理产业蕴含的万亿市场规模,将成为园林企业转型综合生态治理的持续动力。一旦相关企业把握住这一重大机遇,其市场估值将从工程建设类公司中脱颖而出,带上生态治理类的“市场光环”。
政策落地促市场需求增加
“特别振奋,这几年我们努力践行的事情,变成了政策方向。”在看到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望山见水”的表述后,东方园林(行情,问诊)董事长何巧女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据了解,东方园林在城市景观设计、施工之路上已经走过20年,在此期间所遇到的机会、困境,也让东方园林的这位女掌舵人感慨良多,国家政策的明确和落地一直是她的期待。
紧随城镇化会议之后,国务院常务会议日前又部署了三江源生态保护、甘肃省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京津风沙源治理、全国五大湖区湖泊水环境治理等一批重大生态工程。《水质较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对东北、蒙新、青藏、云贵和东部五大湖区水质较好湖泊进行分区保护,建设和修复流域生态,有序推进湖泊休养生息。
在此之前,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开始申报。三中全会则明确提出,要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建立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问责制和终身追究制,实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和资源环境离任审计。
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王金南认为,建立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就是要核算自然资源资产的存量及其变动情况,以全面记录当期自然和各经济主体对生态资产的占有、使用、消耗、恢复和增殖活动,评估当期生态资产实物量和价值量的变化,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将是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基础和依据。
除自然资产负债表外,未来GEP(生态产品生产总值)也将成为重要的考核指标。所谓的GEP,主要是评估生态产品的服务价值,形成一组以GEP为中心的关键指标,与经济核算中的GDP相对应。其目的是对水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耕地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大气系统和动植物等生态资产提供的有形生态产品价值和无形生态服务价值进行评估。今后,GEP和GDP将是未来评估地方政府绩效的“两张表”。
业内人士认为,生态示范区和生态工程,将直接增加生态治理产业的市场需求,而自然资产负债表和GEP考核,则从根本上为未来几十年水、森林、湿地等生态治理市场的增长空间提供了保证。
万亿市场商机浮出水面
在生态治理政策越来越明确的背景下,水与森林生态治理市场蕴含的万亿商机逐渐显现。中国证券报记者获悉,近期水利部正要求各部门编制2015年中央水利前期工作投资建议计划和2015~2017年前期工作投资滚动计划,并于月底前完成申报,其中加强生态脆弱河流治理、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将成为重要内容之一。
何巧女介绍,在查阅地方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二五规划,并结合实地调研做出的不完全统计显示,东方园林测算全国水生态治理市场空间至少在万亿以上。其中,全国GDP前50名城市形成的五大区域市场,未来3-5年在水生态治理方面的投资就高达8401亿元。
以北京市水生态治理项目而言,北京市中小河道防洪达标治理工程、水毁设施修复改造工程、雨水集蓄与内涝整治工程、南水北调配套工程、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工程、永定河北运河潮白河三大流域治理工程、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工程、郊区农村水利工程等8项水系生态治理工程,总投资高达1100亿元。
水生态治理包括水生态规划、源头面源污染治理、底泥处置、水利设施改造、两岸园林湿地生态景观等多个层面。“目前除了污水处理厂以外,东方园林目前的技术储备和设计施工能力已可以提供城市水生态治理的一揽子解决方案。”何巧女说。目前,东方园林已建立了生态城市规划、水生态治理、土壤修复、矿山修复、荒漠治理五位一体的业务系统。
今年年初,东方园林宣布进军矿山生态修复领域,与此同时,东方园林将生态治理列为公司与苗木、城市景观并行的第三大主业。目前,公司已组建专家团队,对水生态治理形成了系统的方案。公司已参与北京永定河一段的治理工程,此外正与多个城市洽谈水生态治理项目。
“这一业务相对其他传统业务,门槛相对较高,竞争对手相对较少,我们的计划是未来五年实现500亿元收入。”何巧女介绍,水生态治理单个项目订单金额,要远远高于普通园林类项目。
除了水生态治理外,城市森林生态是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另一广阔市场。据东方园林的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国有74个城市做了城市森林系统规划。如果这74个城市的森林生态规划在未来5-10年内落地,未来将有4000亿市场规模。如果将同等规模的350个城市都计算在内,这一规模将达到9000亿元。
目前中国已逐渐从荒山造林向城市周边和市区造林过渡。仅以北京近几年为例,为打造森林生态系统,北京近些年先后修建郊野公园、环城绿化带、滨河森林公园体系、百万亩平原造林、健康绿道以及大地景观等多个森林生态工程。
考虑到市区周边可造林面积有限,何巧女给出的建议是“以圃代林”。她认为,每个城市在做森林生态系统规划时,都应将苗圃规划纳入其中,因为苗圃最适合建在城市周边,不但有绿化城市的作用,而且运费还能节省很大一部分。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