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参与
盘中即时聊股】 【我要发表评论】
【字体:小
大】
方面,除了6只股票因为亏损市盈率为负值外,另有13只股票的市盈率超过百倍,如北方导航、振芯科技的市盈率已超过900倍,成飞集成、亚星锚链(行情,问诊)等公司的市盈率也在700倍以上。仅有两只股票的市盈率在50倍以下(不包括市盈率为负值的公司),即中国重工和中航机电(行情,问诊)。
仅3公司近3年利润增幅超10%
平庸业绩难以支撑高估值
然而,与其凶猛的行情和高估值构成落差的是,多数军工股的业绩并不理想。
以2014年中报为例,在申万国防军工板块的29只成份股中,7家公司营业收入出现同比下降,另有6家营业收入同比增幅在10%以内,而营业收入同比增幅超过20%的也仅有7家;利润方面,包括中航黑豹、航天通信(行情,问诊)在内的7家公司仍面临亏损,同时有15家公司的净利润同比下降。
这种现象并非个例,2011年~2013年间,该板块中即分别有15家、16家和11家公司出现业绩下滑的情况。
此外,该板块内多数公司的业绩表现并不稳定,波动性较大。2011年~2013年间,仅太阳鸟、航空动力(行情,问诊)、中航机电等7家公司能维持持续的利润正向增长。而在以上7家公司中,仅太阳鸟、中国卫星(行情,问诊)、航天电子3家公司能保持连续10%以上的利润增长。然而在2014年上半年,太阳鸟亦出现了同比46.53%的利润下滑。半年报中,太阳鸟将利润下降归因于特种艇大单交付大幅减少、多混船舰生产周期较长导致销售收入下降,同时公司固定费用较上年同期上升较大;而据其10月27日发布的三季报显示,由于政府短期内控制采购,太阳鸟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下滑33.94%,净利润亦下降46.98%。
与A股整体水平相比,国防军工板块的盈利能力也相对较差。据Wind数据,2011年~2013年,全部A股扣非后的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值分别为14.41%、12.47%和12.65%,而申万国防军工板块则分别只有7.80%、5.27%和4.84%——不仅较整体水平有差距,还呈连年下降趋势。而且这样的下降趋势似乎仍将继续。据2014年中报数据,该板块29只成份股中,有20只出现净资产收益率同比下降的情况。
这样的业绩表现与这些公司蹿升的股价显然并不相称。
比如今年以来涨幅达108%的成发科技,其2011年~2013年度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6.25亿元、15.73亿元和18.1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4537.06万元、4078.26万元和3965.90万元,盈利水平持续下滑。尽管该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在2014年年中时分别有13%和7.83%的增长,但这样的业绩显然不能成为解释其年内108%的股价涨幅和250倍市盈率的全部理由。据介绍,成发科技是中航工业集团的下属公司,主要经营航空发动机零部件业务。
类似的例子还有中航黑豹,今年初以来,中航黑豹股价涨幅高达118%,但2014年上半年,它却亏损5903.56万元,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314.78%。而在2011年~2013年间,中航黑豹的年度净利润分别为-1.97亿元、-3607.27万元和1768.09万元。2013年该公司成功扭亏,很大程度上要得益于其子公司安徽开乐获得了较大金额的拆迁补贴。中航黑豹同样是中航工业集团的下属公司,是原国家机械局定点生产低速货车的骨干企业,主营收入来源包括低速载货汽车、专用车等。
资产注入预期成主要逻辑
四公司获注资可能性大
显然,军工股的业绩表现不足以支撑其现有的高估值。分析普遍认为,军工集团下属事业单位及科研所改制带来的资产整合和注入上市公司的预期,是看涨军工板块的主要逻辑所在。华融证券即在其分析报告中指出:“资产注入预期短期内仍然是军工板块投资的主要逻辑。”
据了解,军工科研院所资产是军工领域最优质的资产,但由于科研院所事业单位的属性,长期未注入上市公司,这也严重制约了各大军工集团资产证券化水平的提升。根据国务院2011年出台的《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原则上2015年前全国事业单位应完成分类,这其中就包括军工科研院所。
而若军工集团选择将科研院所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其旗下下属的上市公司自然是优先选择。这即是当前市场热捧军工股的主要逻辑,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为何会出现前文所述的、军工集团下属公司涨幅明显高于非军工集团下属公司涨幅的现象。
那么军工资产注入将为上市公司带来什么?这里以上半年完成资产整合的成飞集成为例说明。
成飞集成是中航工业集团控股的上市公司,原本以设计、制造汽车模具和汽车零部件为主业。去年12月23日停牌,由中航工业集团主导对其进行资产重组,将沈飞集团、成飞集团和洪都科技三家公司的资产注入成飞集成。成飞集成也借此新增歼击机、空面导弹等航空产品的研制业务,成为中航工业集团的防务装备业务平台。据成飞集成公告介绍,沈飞集团、成飞集团及洪都科技的资产总额预估值为158.47亿元,该数额约为成飞集成停牌期间市值的3倍。
在资产注入完成、主营业务由汽车零部件业务转向防务飞机总装业务后,成飞集成的未来也颇被看好。长城证券发布报告预计,2014年~2016年,成飞集成的营业收入将分别达到225.88亿元、293.64亿元和381.7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7.96亿元、10.39亿元和13.53亿元。而在资产重组前,成飞集成在2013年度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7.79亿元和3817.63万元。5月19日复牌后,成飞集成连续创下6个涨停,股价在两个月内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