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参与
萃富网(www.cuiv.com)盘中即时聊股】 【我要发表评论】
【字体:小
大】
巨大的增长空间。
“相比网游,手机游戏的投资周期短、投资少。通常研发一款手游至少需要300万~500万元,15~20人的研发团队,平均开发周期在1年左右。韩国在手游研发方面的人才和创意将成为中国企业争抢的重要资源。”他认为。
韩国游戏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其强大的研发能力和人才基础,也正是瞄准这个优势,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从引进版权转变为直接投资游戏公司。
上述某中国游戏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韩国游戏的版权价格越来越高,受欢迎的游戏版权还很难抢到,所以相比单独购买游戏版权,直接收购公司可能更划算。一般而言,韩国的游戏公司,即便是上市公司规模也并不大。
近日,中国最大的网游运营商腾讯就再度出手,与Line一起向韩国的游戏工作室4:33CreativeLab投资了1.1亿美元,这两家公司将获得4:33CreativeLab25%的股份。而在此之前,腾讯已经先后投资了韩国第三大游戏公司CJGames以及PatiGames、ReloadedStudios、Nextplay、Redduck、Eyedentity(龙之谷开发商)等7家韩国游戏企业。
据李东秀介绍,在韩国游戏的海外销售以及外商投资市场中,中国所占份额最高,基本外商投资韩国游戏市场总规模的70%~80%都是来自中国的公司,其次就是美国和日本。
李东秀告诉记者,直接投资韩国游戏公司除了可以帮助中国公司更快、更多地引入游戏版权外,也同样有助于中国游戏的本土化落地。
据他介绍,此前某知名的中国公司就曾通过在韩设立分公司的形式来销售和推广他们的游戏,但效果并不好,其主要原因在于营销团队和管理人员都非本地人,对当地市场“水土不服”。“后来该公司改变策略,主要转向资本运作,投资韩国的游戏公司。与此同时,有了韩国的本地团队后,再营销、推广他们自己研发的游戏时也更有优势。”他表示。
据李东秀介绍,韩国的游戏内需市场很大,韩国玩家对游戏的理解能力很强,如果一款游戏能在韩国通过玩家的验证,基本放在任何一个市场都会获得不错的销售成绩。
据韩国游戏业内人士预计,中国今年对韩国游戏市场的投资,包括版权引进,规模已经超过10亿美元。可以预计的是,未来随着中韩游戏产业资本与市场融合的进一步深入,这个数字还将快速增长。
服装业:中韩服装基金待成立
韩国投资局服装行业专家金珍浩在“2014韩国外商投资论坛”上表示,在韩国,服装业已经成为仅次于饮料食品、汽车燃料的第三大产业。去年,大约有33%的服装为外国人所购买,销售额达798亿元人民币。
其中,亚洲消费者占比最多。而近两年来,韩国时装在俘获中国消费者芳心的同时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金珍浩看来,韩国的设计、营销能力结合中国的资本与市场酝酿着巨大的商业潜力。
某中国服装业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韩国的服装设计产业相当发达,培养了大量的设计人才,中国的服装企业中就有很多韩国设计师。他们熟悉东方人的品味与身形,又有时尚的敏锐度,很受中国服装企业的欢迎。
该人士告诉记者,韩国服装产业从服饰设计到品牌包装,再到市场营销整个产业链条都很成熟,但韩国国内的市场空间却十分有限。以至于很多优质的品牌在本土的销量受限,发展空间不足。走出去已经成为他们必然的选择。
另一位韩国投资公司中国区负责人告诉记者,最近有多个韩国知名的服装品牌都在寻找中国投资者,这些韩国公司并不是缺少资金,而是希望可以引入一个帮助他们打开中国市场的合作伙伴。
该负责人表示,此前有不少韩国的服装品牌通过在中国设立代表处、分公司来开拓中国市场,但大都铩羽而归。中国地域广阔、市场太大,缺乏本地化的团队,韩国的公司和品牌很难打开局面。
事实上,最近已有不少中国企业入驻韩国品牌的案例。例如中国的迪尚集团就在去年以1200万美元收购了以服装品牌BNX等而闻名的韩国女性休闲装企业AVISTA36.9%的股份。
而另一家中国企业——朗姿集团则通过其韩国子公司LIMEFASHIONKOREA以1.9亿元人民币的总价收购了韩国最大婴幼儿服装品牌“阿卡邦”(Agabang)15.3%的股份,成为阿卡邦最大股东。
金珍浩认为,韩国服装受中国消费者喜爱的主要原因有三点:韩流影响、体型类似以及成熟的设计。而韩剧明星所带动的“韩流”效应则加速了韩国服装的流行,这一点在韩剧《来自星星的你》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据了解,习近平主席于今年7月访问韩国时,已经与朴槿惠总统探讨了设立中韩服装基金的可能性。而今年10月,朴槿惠总统访问意大利时,则进一步将这一基金的参与方争取为中意韩三国。据金珍浩介绍,该服装基金已筹备了数月,其中,来自中韩的政策性资金占比20%、来自中韩两国及其他国家的战略投资占比80%,基金总规模达数千亿韩元。
“中意韩基金的服装产业合作价值链十分清晰。”金珍浩表示,根据规划,韩国和意大利主要负责服装产品的设计和企划,同时意大利负责供应原材料,而中国则是主要的生产地。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