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参与盘中即时聊股】 【我要发表评论】
【字体:小 大】
很多人认为宝钢权证第一天的涨停是由于"庄家"操纵,但余强不这么看。"不需要庄家。证券市场中历来有炒新之习,宝钢权证盘子那么小,几千个散户,每人拿出几万块钱来博一把,就足以把它炒上天。"
他的市场感觉再一次得到了验证。第二天、第三天,宝钢权证放量飙升,极度高涨的人气将价格一举推上了2.088元的高点。许多人尝到了一天暴赚30%、40%的甜头。
"T+0"的威力开始显现。除了上市首日因为封于涨停换手只有36%以外,此后两天宝钢权证引来了大量资金盘中杀进杀出,日均换手超过300%。
在国信证券深圳红荔路营业部,个人资金上千万的陈苏(化名)拿出了400万资金追逐宝钢权证,每天交易7、8个回合,创造近3000万的交易量。
在他看来,权证就是一个可以用来"搏""的筹码。他对BS模型一无所知,但也知道宝钢权证相比起正股相当昂贵。不过,他另有一套逻辑:"2元多的宝钢权证风险大吗?我觉得净资产是负数的ST公司还有2元多的价格风险比它风险更高,至少宝钢权证还有1年多的时间可以交易,而这些公司如果半年不扭亏就会摘牌。"
何况,T+0的机制令他可以大胆博傻。对他来说,需要抓住的是价格之间的波动并迅速把筹码转手他人。绝对价格的高低并不重要,无论是2元还是20元甚至200元。
在宝钢权证前三天的暴涨行情中,他累计获利过百万。"做权证的人是傻子,因为(权证)肯定不值这么多钱;不做权证的人就更傻,有赚钱的机会不参与不傻吗?"他说。
风险凸现引起监管层关注
在投机者欢呼雀跃的时候,另一些人却十分不安。
就在宝钢权证上市涨停当天,宝钢集团副总经理马国强就表示,宝钢权证的价格应与宝钢股价的基本面相结合,特别提醒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随即,国泰君安等券商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提出了创设宝钢权证的申请,因为宝钢权证盘子较小,创设被认为是扩大供应量、平抑价格的一种手段。但是,由于宝钢并不认可创设方式,这一申请一直没有变成现实,宝钢权证因此成为上海市场上唯一没有引入创设机制的权证。
上证所则开始密切监控频繁交易宝钢权证的帐户,并通知各证券营业部,加强对权证的风险揭示工作。 在媒体强烈提示风险之后,市场对宝钢权证也出现了高处不胜寒的恐惧。从第四个交易日开始,宝钢权证冲高回落,此后逐日大幅下跌,单日跌幅最大的一天下跌了15%
部分投机者开始离场。陈苏在第四天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再也没有参与权证交易.
但一些初期尝到甜头的散户却仍然"执着"。王义成在起初的3天赚了近10万元,从此迷上了权证,在此后的1个月中,他不仅输完了这10万,还亏损了5万。
在2005年9月、10月两个月里,宝钢权证逐渐退火,10月27日,宝钢权证的价格下跌到了0.68元附近,只有最高点的三分之一,交易也相对清淡了许多。但就在此时,异变横生。
咨询公司发动资金接力游戏
10月28日,资金突然汹涌进入宝钢权证,导致价格突飞猛涨。至11月24日,短短20个交易日中,宝钢权证从0.68元一路上涨到2.11元,刷新了上市以来的新高,涨幅高达300%。
在一些市场人士看来,宝钢权证的这次大涨与上市初期散户推动完全不同,是一次"有组织、有策划"的炒作。
当时的宝钢股票价格在3.9元左右,宝钢权证虽然已经跌去了一大半,但价格仍然高估将近一倍。不过,由于它没有创设机制,总市值实际上只有2亿多。"市场里有实力炒作这样一个小盘品种的人很多。"余强说。
一直关注着宝钢权证的余强发现,部分咨询公司开始大规模向会员推介宝钢权证。一些拥有着数百上千位会员的咨询公司,能够影响的资金可达数亿元,完全有能力主宰宝钢权证的走势。
在互联网上,一些借用"国信证券红岭中路基金"名义的消息也开始流传。"红岭基金将布局宝钢权证,目标位×元"的帖子在各个股票论坛广泛发布。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