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公告
也获得来自政策和资本的青睐。记者通过调研发现,从健康管理所延伸出慢病管理、健康体检等健康服务产业市场空间正逐步被放大。而环顾资本市场,今年以来,BAT和上市公司已在健康管理领域展开激战,九安医疗、乐普医疗等多公司从家用医疗设备触发探索慢病管理;美年大健康“打包”慈铭体检上市称霸体检市场;美亚光电联手春雨医生打造安徽省级分级诊疗健康管理平台;BAT三巨头在健康服务产业的投资亦是遍地开花。 尽管互联网+健康服务业已见百花齐放之势,但产业细分市场仍是一片蓝海。记者进一步采访发现,互联网+健康服务的产业不仅是医药医疗服务商转型升级的盛宴,也为互联网企业、软件技术研发等TMT行业公司带来“狂欢”。海虹控股、延华智能、焦点科技等公司均从互联网技术切入,快速布局医疗信息化服务市场,搭建智能医疗信息化平台等。其中,海虹控股所瞄准的健康保险市场在国内正处蓝海地带。目前海虹控股正积极探路“互联网+医保”模式,以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形式与各地方医保局合作为医保基金进行审核、支付、评价以及参保人服务,逐步实现医保审核向医保基金管理的业务转型。海虹控股副总裁上官永强此前接受记者表示:“海虹已在湛江开展试点,并将此模式向遵义等地级市推广,今年底有望布局一个梳级城市。” 上市公司布局互联网医疗 1.布局远程医疗服务 代表公司:卫宁软件、万达信息、运盛医疗等 2.涉足“导诊-挂号”服务 代表公司:银江股份 3.切入健康管理领域 代表公司:九安医疗、乐普医疗、美亚光电等 4.搭建智能医疗信息化平台 代表公司:海虹控股、延华智能、焦点科技等 5.传统药企“触网”——网上卖药、健康管理 代表公司:九州通、康美药业等 【相关阅读】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司长许昆林21日在国新办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指导意见已完成初稿,目前正在征求意见的过程中,预计将于年底前下发。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将于10月下旬召开,“十三五”规划将是本次全会讨论的重要议题之一。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增速换挡期,人口老龄化加快等越来越多关乎社会民生的问题将会进一步凸显。 根据国家食药监总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30日,获批的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证共460张,今年1至9月审批通过160张。从去年5月至今年9月30日,通过审批的交易证数量占总量的61.3%。 进入“互联网 +”时代,各行各业的创业热情被不断激发,而以传统医疗健康“痛点”切入的“互联网+医疗”也出现创业热潮。作为全国互联网产业重要一极的成都高新区,互联网医疗健康创业项目同样如火如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