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公告
吃紧。”国务院医改办一位专家向中国证券报记者分析称,资金吃紧主要在于医保群体的扩大和资金管理漏洞。“按照目前1.3万亿元的医保基金规模计算,每年被浪费掉的金额为2000亿-3000亿元,比例在20%左右。” 针对商业健康险的发展,国家层面已连续出台多项政策。其中,《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快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从宏观层面解决了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方向、原则目标、政策措施和工作任务。此后,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的若干意见》则从微观层面解决了商业健康保险的基本定位、基本内涵、各项工作任务的具体落实的时间表、路线图。黄洪认为,前两个文件是顶层设计,后面这个文件是具体的“施工图”。 黄洪介绍称,目前商业健康保险保费规模较小,与保险业自身发展比,健康险在总保费中占比仅为8%,占人身险保费收入的12%。健康险人均保费仍然较低,在医疗卫生总费用中占比较低。我国商业健康保险赔付支出在医疗卫生总费用中占比为1.3%,而德国、加拿大、法国等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在10%以上,美国高达37%。 由于种种原因,多年来商业保险公司对健康险的兴趣不大。中国人保的一位高管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目前健康险基本与财产险捆绑销售,单独的商业健康险根本无法实施。“保险公司缺乏投保者的历史健康数据,很难做出精确的产品与赔付标准。商业健康险的发展前提是医疗信息化平台建成后,对其收集的个人健康数据进行分析,做出精细化的产品和控费方案。” 投资策略上,分析人士表示,按产业链分类,移动医疗概念股可分为三类,首先是医疗服务提供商,相关公司可提供完整的医疗信息化解决方案提供商以及健康管理服务,概念股主要有宜华健康、运盛实业、泰格医药、东软集团等;第二是医疗设备生产商,相关公司主要提供家用医疗电子产品的供应,概念股主要有九安医疗、宝莱特、理邦仪器等;第三,应用程序开发商,相关公司主要从事医疗软件的研究与开发,概念股主要有卫宁软件、易联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