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博弈论中篇 研究股市 实战篇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5/12 16:24:32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同理,股市知识必须转化成可操作的方法才能在操作中实际应用,在应用中更重要的是方法而不是这些知识本身,要想获利可以完全不知道这些股市知识本身,但必须知道这些操作方法。只要掌握一种正确的方法操作并按照去做,即使完全不知道其所以然也可以获利;而仅知道知识而不把它变成操作方法,则永远不可能在市场上获利。所以,研究股市规律的作用在于更好的理解各种操作方法和创造新的操作方法,如果不能完成知识到操作方法的这一步转化,则不可能获利。
股市中的成功者不仅不一定是股票知识最丰富理解最深的人,而且也不一定是操作方法知道的最多的人,只要能熟练掌握和运用一种正确的操作方法就能成功。所谓“千招会不如一招熟”,即是此意。这是实际操作和研究学习的差异之处,要想成功获利必须做一个方法的实践者而不是股市知识和操作方法的研究者。

2.操作方法的核心是经验参数

技术分析指标的研究和技术分析指标的使用是两个不同领域,前者是一门科学而后者是一门技艺。好的技术分析指标应该是在深入研究市场运行过程的基础上设计的,能够准确的反映某种市场事实,并进行科学的归一化,其中最好不含任何人为设定的参数,成为一个纯客观的指标。这样的指标能脱离具体的市场,成为一套纯客观的监测工具,普遍适用于任何时代的任何市场。所以,技术分析指标设计的唯一原则应该是科学性,一种指标只要能正确的反映某种市场事实就一定能找到某种用法,不必为迁就人们的使用或为了适应某段时间某个市场的一些案例而改变科学的指标设计。
在科学指标的基础上寻找指标的使用方法则是一个经验性很强的工作,操作方法与市场的性质有关。比如中国股市和美国股市是由不同的投资群体组成的,他们的运行规律肯定也不相同,炒中国股市就要研究中国股市的运行规律,炒美国股市就要研究美国股市的运行规律。但研究不同市场所使用的指标工具都是相同的,差别在于每一次涨跌指标所达到的具体值不同,这些指标参数的差异就反映了不同市场的运行特性。所以,每个市场的特性就表现为一组技术分析指标参数,这些参数只能通过研究具体市场得到,脱离具体市场进行纯理论研究是得不到的。
操作方法都是根据市场的运行规律设计的。操作方法的关键是一组由指标刻画的买卖条件,分为买入条件和卖出条件,操作方法可以概括为满足买入条件买进,满足卖出条件卖出。一切操作方法差别只在所使用的指标不同和所设定的参数不同,而基本结构都是一样的。比如,人们熟悉的移动均线金差买入死差卖出,或K线组合中的红三兵、双飞乌鸦等形态,经过还原都可以描述为一组指标参数。任何一种形态或操作方法,只要它是根据技术指标判断而不是根据冥冥中的神秘感应判断,最终都可以量化为一组买卖条件,只不过有时一种直观描述起来相当简单的形态用指标精确描述可能会相当复杂。
过去操作方法的研究一直处于经验摸索阶段,人们根据一些典型案例总结出一些形态进行买卖操作。精确描述起来,这些形态都比较复杂,经常描述不完备,无法精确判断一个走势是否属于这个形态。在这种不科学的状态下,各种错误的操作方法得以持续存在。指南针软件中开发的鬼域研究平台彻底解决了这类股市深层次规律的研究问题,把经验性的研究推进到建立在统计基础上的科学研究。
鬼域平台可以对任意设计的条件用中国股市的历史数据进行统计,研究这种条件下股市未来涨跌的概率。还可以对一组买卖条件构成的操作方法进行评测,给出它的成功率和获利情况。这样就把过去人们根据经验发现操作方法的过程变成了科学的研究过程。杂采用这种方法研究开发的一批操作方法做进软件,在实战中有相当出色的表现。

3.股市操作方法的三个层次

技术分析操作方法由浅到深可以分为三类:单一指标的买卖信号方法、多指标综合方法和博弈分析方法。
3.1.单一指标操作方法
最低级的技术分析是利用单一技术分析指标或走势形态产生买卖信号,如移动均线的金叉死叉和各种K线组合买卖信号。这种买卖信号都有一定的准确性,如果严格按照某种指标操作一般都是成功的机会高于亏损的机会。现在的技术分析方法大多属于这类。但这类方法的准确性都比较有限,一般成功率不能达到60%,在实战中人们是无法满意的。人们很自然的希望能有更好的方法。

3.2.多指标综合方法
要想有更好的效果必须综合使用各种技术分析指标,但怎样综合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很多人都有这种经验,当只掌握一种技术分析手段的时候,如移动平均线或KDJ,他对该怎么做是很明确的,但有时对有时错,效果不满意,于是去学习掌握更多的分析手段。但等到学会了才发现,分析手段的增多并未带来成绩的提高,反而因各种手段给出不同的指示而让人不知所措,成绩反而不如只会一种手段的时候。用信息论的语言来说,更多的分析手段带来的不是有价值的信息,而是噪声信号,它的作用恰恰是淹没已有的正确认识,使信息减少而不是增加;用文学的语言描写就是:“假做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没有办法把各种技术分析方法统摄起来又要使用这些方法就是“无为有处”,结果造成已有的方法也失去了应有的作用,这就是“有还无”。所以,要对各种技术分析手段综合利用,不能靠把各种技术分析方法简单相加,必须把它们综合起来,形成更高层次的方法,这是综合分析的核心问题。
进行综合分析不是单一指标的简单相加。多种指标有各种条件组合,对每一种条件组合都必须独立的研究它的走势,不能以为可以把两种独立指标的预测结果简单相加。
比如,有两种方法用来预报地震,方法A通过遍布全国的竖井提供的有关岩层应力的数据进行预报,根据历史统计准确率达70%,即当用这种方法判断有地震时70%的情况是有地震,有30%的误报。方法B根据地震前的气候异常现象利用气象数据预报,根据历史统计准确率达60%,即当这种方法预报有地震时,60%的情况是有地震,有40%的误报。根据直觉,一般人可能认为当两种方法同时预报有地震时地震发生的可能性会更大,但实际情况不一定如此,当AB同时报有震时既有可能地震概率更大也有可能地震概率更小,只要给出一个例子即可。
把上述已知条件列出来:

P(发生地震/A报有震)=70%
P(不发生地震/A报有震)=30%
P(发生地震/B报有震)=60%
P(不发生地震/B报有震)=40%

可以给出两个例子,都满足上述条件,但一个AB同时预报地震的概率变大,而另一个AB同时报地震的概率反倒更小。
设A报有震时,50%的概率B也报有震,反之,B报有震时也是50%的概率A报有震。

P(Q/A∩B)=100%
P(Q/A∩┒B)=40%
P(Q/┒A∩B)=20%
(Q代表发生地震,┒A代表A报没有地震)
A报有震时,地震概率为:P(Q/A∩B)×50%+
P(Q/A∩┒B)×50%=70%
B报有震时,地震概率为:P(Q/A∩B)×50%+P(Q/┒A∩B)×50%=60%

满足前面的条件。这种情况下,AB同时报有震时地震的概率为100%,即肯定发生地震。当一个报有震一个报无震时,地震概率低,这是最理想的情况。但也可能有另外一种情况。

P(Q/A∩B)=40%
P(Q/A∩┒B)=100%
P(Q/┒A∩B)=80%
A报有震时,地震概率为:P(Q/A∩B)×50%+
P(Q/A∩┒B)×50%=70%
B报有震时,地震概率为:P(Q/A∩B)×50%+P(Q/┒A∩B)×50%=60%
可见,这种情况也满足前面的条件,但此时,AB两种预测方法刚好互斥,两种同时预报有震时反倒震的概率小,而一个报有震一个报无震时震的概率大。
这与人的直觉差距较大,太令人奇怪了,但换一种情况就容易理解了。如果现在的问题不是预报地震而是一个将军要判断敌人的意图,那么,当很多迹象表明,敌人要从某个方向发动进攻时,也许正是敌人在施展诡计,其真正意图恰恰不可能是这个方向;而当只有蛛丝马迹透露出敌人可能要采取某种行动时,这些信息真实的可能性较大,敌人可能真的要这样做。
有人可能会说,战争和地震是两回事,敌人是狡猾的但大自然从来不狡猾,一般不会出现后一种情况。这是对的,这里AB两种预报方法应该是具有正相关的,虽然不可能完全互补,但也不应该刚好互斥,所以AB同时预报时地震的可能一般要大于单一预报,但也决不可能达到100%。即便是这个粗略的认识其实已经利用了一个隐含的知识,即地震的种种迹象都是由地壳深处的共同事件引发的,所以,各种预报方法会在一定程度上互补而不是互斥。但这已经利用了关于地震的附加知识,换一种场合,我们经常是找不到这种附加知识的。
再考虑两种算命的方法,第一种为四柱预测,也就是八字,根据统计可以达到一定的准确性;第二种是紫薇斗术,它的命局组合数量比四柱方法多,理论上有条件给出更为精确的预测。两种方法在统计上都有一定的准确性,但又都不太理想,能不能把两种方法综合起来达到更高的准确性呢?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有两种办法。第一种方法是创造一种新的算命方法,在这种方法中把两种方法的内容同时列出,可能的命局组合数是两种方法各自命局组合数的乘积,再对新算法中的每一种命局给出一套论断方法,这套断法不可能是原来两种方法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全新的方法,需要通过案例重新总结或有待高人根据特异功能给出来。第二种方法是仍然保留原来的算法,但必须给出两种方法之间的关系,以便确定,在各种情况下该对两种方法各自的结论如何取舍。这种两种方法之间关系的知识也不包括在原有的命理学理论中,也是一些新的知识,需要探索发现。可见不论用哪种方法,要想在原有命理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准确性都必须引入新知识,靠老方法的简单综合是不可能达到的。
股市中的综合分析方法也是这样,综合分析方法中包含了新的知识,发现知识的办法是对过去历史进行统计,鬼域平台就是设计用来研究开发这种综合分析方法的工具。采用统计方法发现的综合操作方法比单一使用某一种指标要准确得多。
但多种指标构成的条件组合数量随着指标的增加成几何级数增加,组合条件太多,所以发现综合分析方法的研究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工作。如果没有任何指导完全用统计方法盲目摸索,研究效率必然低;而且容易“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所以,综合方法的研究应该在充分理解各指标市场含义的基础上,在一定操作思想的指导下进行。先通过理论设想或实例分析找到在什么市场条件下会出现好的获利机会,把这些机会用指标表述出来,再进行统计研究,看是不是好的方法。对用统计方法找到的综合分析方法也应研究一下它的市场含义,做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以便扩展这些经验找到更多的方法。
理解市场过程必然用到博弈思路,这样就在综合操作方法的研究中引入了博弈计算。但这里的博弈计算还不是必须的,只是研究中的辅助方法,在更高级的操作方法中,博弈计算就要上升为主要矛盾了。

3.3.博弈分析方法
3.3.1.指标分析和博弈分析的关系 ...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