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中级反弹继续补涨 国改行情将强势归来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11/13 18:29:33 文章录入:萃富投资 责任编辑:萃富 | |
|
|
去年年底在风格切换时遭遇大跌风险。总结来说,成长股的板块相对收益短期可能较10月份弱化,但精选更新更炫的优质成长股仍能获超额收益,继续推荐我们一直看好的先进制造业(包括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核电、高铁、机器人、电子、通讯等)、现代服务业(包括传媒、体育、健康保健、文化、旅游等)还有互联网相关的新兴产业。 我就讲到这儿,下面请李彦霖讲一下国企改革的最新报告。 第二部分:预期差+新催化剂,国企改革行情将强势归来(资深研究员李彦霖) 我们周末发布报告《预期差+新催化剂,国企改革行情将强势归来》,为什么我们在这个时间点推荐国企改革主题?我们主要基于两个逻辑:第一是存在预期差;第二是存在催化剂,来改变这个预期差。 第一,预期差。9月13日中央出台国企改革的顶层设计之后,A股市场对于国企改革主题的热情有所下降,中证民企指数反弹了33%,而国企指数只反弹了22%,在wind的各种主题指数中,国资改革指数和大央企重组指数排名倒数。和市场表现相比,恰恰相反,国企改革实践具有提速的迹象。从政策来看,连续出台配套政策,包括混合所有制改革、国有企业的功能界定与分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等重要方面都出台了指导文件,为央企和地方国企推进改革指明了方向和框架。政策明朗化以后,国企的改革有加速推进的迹象。到上周末,大概有1/10左右的国有企业处于停牌状态,这里面不少是与国企改革相关的。典型的包括四项试点公司改革方案都已基本设计完成,有的已经获批,有的在报批,国药一致、现代制药在10月份同时停牌,整个进度在加快。我们持续强调的央企资产注入逻辑在兑现,军工行业密集停牌公告资产注入或重组。从地方来看,上海、深圳都在加速,上汽集团推出员工持股计划,深圳两家国企停牌。无论是从中央还是地方来看,整个改革都是在加速推进的。这是我们所说的预期差。 第二,存在改变预期差的催化剂。香港上市公司中粮包装发布公告控股股东出让不超过30%的股权,以引入战略投资者,我们认为这将是混合所有制改革比较有代表性意义的事件。中粮包装是“四项改革”试点集团央企集团的下属公司,它的改革对其他国企有极强的参照意义。从股权比例来看,中粮集团持有60%的股权,如果实际出让比例接近30%的上限,那么中粮集团和战略投资者的股权比例将非常接近。在此之前,投资者对于国企改革的市场化力度尚心存疑虑,中粮包装的改革方案透露出的信息有助于打消对于国企改革市场化方向和力度疑虑,加强正面预期。(电话会议之时我们尚不知道最后的方案,11与9日晚上A股上市公司奥瑞金发布公告表示将购买中粮包装27%的股权)。 从具体的投资机会,我们一直强调三条主线。一是集团的资产注入,刚刚我们已经提到比较多企业停牌背后是有资产的注入或并购重组,这也验证了我们这个逻辑。我们将央企和下属上市公司资产和利润做对比的话,能够找出哪些公司资产证券化的空间比较大。除了刚刚提到的军工行业之外,还有电子、核电等。特别是核电行业,之前两家核电企业合并成了的国家电投集团具有明确整体上市预期。其他行业不少公司有整体上市承诺,特别是承诺时间已经临近的,可以持续关注。 第二条线索就是强强合并。我们此前的思路是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配合,打造国家竞争优势,海外业务收入高、同一个业务板块重叠性比较强的行业合并重组的可能性更高。南北车的合并,还有航运系的整合都符合这个逻辑,其他如船舶制造、建筑等可能性也比较高。从现在来看,合并可能从“对外竞争”进一步延伸至“对内整合”。《国务院关于改革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若干意见》提出推进国有资本优化重组,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处置低效无效资产。整合预期较高的包括处于竞争性行业商业类、业务有重合的央企,比如汽车、航空、电信、钢铁等。 第三个投资机会是在资本运作上。顶层设计强调了要清理一批、重组整合一批、创新发展一批,在这个过程中,国有资本投资平台可以发挥的作用非常大,是推动资本运作、调整国资布局的主体。所以我们重点推荐关注国有资本投资、运营试点公司所属的上市公司。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