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北斗导航应用再度拓宽 行业迎来黄金时代(附股)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7/1 17:46:37 文章录入:萃富投资 责任编辑:萃富 | |
|
|
带来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基于这两大因素,卫星导航布局分秒必争! 各国政策陆续出台,行动步伐已经迈开。美国为维护其全球领先优势,于2010年发布《国家航天政策》,文件表明美国将继续开展航天活动,推动卫星产业的发展。世界其他国家也在紧锣密鼓地发展导航产业,或自主研发本国导航系统,或寻求替代系统以摆脱对GPS的过度依赖。俄罗斯在2005年出台《2006-2015年航天发展战略规划》,加大航天发展投入,重点发展格洛纳斯全球导航系统。2015年年初,欧洲委员会重启了伽利略卫星的发射计划。中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导航系统已进入最后关键阶段,目标直指2020年实现全球无源服务。日本、印度等国也纷纷大力发展卫星导航产业。卫星导航产业进入迅速发展期,竞争日益激烈。 中俄发展劲头强大,加速赶超美国GPS。根据UCS Satellite Database提供的数据显示,截止2015年1月31日,全球在轨运行卫星数量达1265颗。美国、俄罗斯、中国在轨卫星数分别为528颗、131颗、132颗,占比分别为41.74%,10.36%,10.43%。尽管从卫星数量来看,美国远远领先其他国家。但是从卫星增长趋势来看,美国在全球的占比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相对于2011年8月公布的数据,美国卫星数量占比下降4.17%,中国占比增长3.28%,俄罗斯占比相对稳定。全球卫星导航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中俄作为重要的力量已经开始向GPS发起进攻,欧洲伽利略计划正式投入运营后也将对美国形成巨大的冲击,“1+3”格局形成。 (二)全球产业增长态势明朗,导航发展动力十足 卫星产业保持增长,导航发展势不可挡。根据美国卫星产业协会公布的《卫星产业状况》显示,2013年全球卫星产业收入为1957亿美元,较2004年增长2.37倍,10年内产业年平均增长率为11%。截至2013年底,全球在轨运行卫星数量达1167颗。欧洲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局2013年发布的GNSS市场报告指出,目前GNS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服务)设备主要应用于位置服务、公路、农业、航空、海事、铁路和测绘等领域。2013年,GNSS设备销售总收入为710亿美元,其中汽车领域占比约61%。全球在用GNSS设备数量为22亿部,预计2022年将达70亿部。从整体发展来看,整个卫星产业增长态势明朗,导航发展动力十足。 卫星服务业拉动卫星产业发展,导航成为着力点。卫星产业体系包括卫星制造业、卫星发射业、地面设备制造业和卫星服务业四个领域。从绝对比例看,卫星服务业收入在整个卫星产业收入中占绝对优势。2014年美国卫星产业协会公布的《卫星产业状况》显示,2013年卫星服务业年收入占整个卫星产业总收入61%。从发展趋势看,卫星服务业2013年同比增长5%,地面制造业同比增长1%,卫星制造业同比增长8%,发射服务业同比增长-7%。高份额、高增长的态势使卫星服务业在整个卫星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格外引人注目,卫星导航在卫星服务业中起基础性作用,毫无疑问成为发展的着力点。 (三)民族北斗,潜力无限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北斗卫星导航进入高速发展期。巨大的国内市场空间正在逐步释放,GPS一统国内的局面正在被打破。同时,随着北斗建设第三步战略的开展,民族北斗正在向全球市场进军。 我国导航产业平均年增速39%,产业链走向成熟。根据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发布的《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2013年度)》统计,2013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产值规模已达1040亿元,年平均增长率为39%。其中北斗产值已经超过100亿,较2012年增长150%。导航定位终端的总销售量突破3.48亿台,较2012年增长70%。截止13年年底,北斗终端社会持有量超过130万套,年度增加117万套。同时,白皮书显示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链上、中、下游产值占比分别为15%,68%,17%,其中下游产值较去年增长5%,上下游占比均有所下降,产业链发展逐渐走向成熟。 2000亿左右成长空间,国内市场推动北斗发展。北斗应用市场分为大众市场、行业市场、军用市场。北斗二代首先在军事领域进行推广,2011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空间信号接口控制文件》的问世加快了北斗民用化进程。目前,美国GPS系统占据了我国导航应用市场90%以上的份额。这显示我国导航应用市场GPS系统一枝独秀,国内市场将为北斗导航系统释放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