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涨停敢死队火线抢入5只强势股(06.01)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5/29 18:02:10 文章录入:萃富投资 责任编辑:萃富 | |
|
|
三全食品拟非公开发行扩建鲜食及速冻产能 公司近况:公司公告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拟对不超过10 名特定对象发行不超过6,812 万股(占发行前总股本8.5%),发行价不低于16.47元/股,募集资金总额预计不超过11.2 亿元,资金将用于公司华南基地一期、西南基地二期、华北基地二期等项目建设。 评论 拟在佛山/天津建设鲜食产能,坚定迈向饮食O2O。公司拟在佛山和天津分别建设2 万吨鲜食产能,用以支持鲜食业务在北京、广州、深圳等周边城市的销售(上海所需产能已通过自有资金投入建设),公司正坚定迈向饮食O2O 市场。我们继续看好这一市场的成长空间,认为未来的都市消费人群需要创新的、定制化的、细分性的服务。三全借助“互联网+”的发展机遇精准切入都市白领午餐市场,在经过了大半年的摸索与尝试之后,商业模式已日渐成熟,预计6 月起将在上海和北京市场加速二代机的铺设。而此次产能建设有助于公司进一步巩固先发与规模优势,降低边际成本,强化鲜食业务的竞争壁垒。 速冻产能同步扩产,与对手差距进一步拉开。公司拟在佛山、天津和成都同步扩建速冻水饺/汤圆/面点/粽子产能共计23 万吨,较公司现有产能增长约40%,达产后预计将支撑公司每年约25 亿元的速冻业务收入。我们认为三全收购龙凤之后,速冻米面行业格局已较为清晰:三全行业第一地位稳固,且份额持续提升。此次适时扩产布局长远,有助于将来进一步拉开与湾仔、思念等竞争对手的差距,巩固竞争优势。随着龙凤利润率水平恢复及三全规模效应释放,未来三全速冻业务盈利能力率有望持续提升。 估值建议:因鲜食业务由楼宇机转向以公司机为主,单台机器可销售份数减少,我们据此小幅调整鲜食业务的年预测收入。对应调整公司15/16 年收入-2.4%/-12.9%至47.8/56.1 亿元,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2.9%/-35.4%至1.02/1.30 亿元,EPS0.13/0.16 元。依据公司历史P/S 及A 股可比公司P/S,给予公司2015 年4 倍P/S,上调目标价77%至23.8 元,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鲜食业务铺设速度低于预期、行业增速放缓、食品安全事件。(中金公司 吕若晨,袁霏阳)
通威股份强强合作推进“渔光一体”战略 事件描述:通威股份与林洋电子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事件评论 合作双方将共建渔光互补光伏电站。《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主要内容如下:1、在长三角地区共同建设600MW 渔光互补光伏电站;2、双方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将清洁能源和水产业结合,实现渔光互补发展;3、合作期限为5 年,即从2015 年5 月26 日到2020 年5 月26 日。 我们认为,此次合作有助于公司进一步推进“渔光一体”战略。主要基于:1、林洋电子光伏业务资源优势明显。截至2014 年,林洋电子已与江苏、山东、安徽等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书,累计储存光伏电站容量1.2GW,并有100MW 光伏电站实现并网,后期与通威合作空间巨大。2、公司“渔光一体”发展前景广阔。截至2013 年底,国家已审批通过的渔光一体项目1.088GW,而全国淡水池塘养殖面积3855 万亩(2012 年),对应“渔光一体”可用空间达到11565GW(1 万亩建3GW)。 公司未来看点如下:1、养殖回暖带动公司饲料主业增长。一方面2015年暖春气候下水产养殖势头良好,另一方面猪价反转趋势确立,我们判断,全年公司饲料业务收入增长将在20%以上。2、与BioMar 合作强化公司水产饲料龙头地位。合作生产的高端海水鱼料与公司淡水鱼料形成良好互补,并有助于将增加公司整体销量及提升毛利水平,更有助于提升公司研发与技术实力,加速国际市场的开拓步伐。3、“渔光一体”成为公司利润新的增长点。公司一期计划天津、如东和西部地区合计推进110MW 的“渔光一体”及“牧光一体”项目,按照1MW 每年贡献30~40 万元利润计算,新增利润3300~4400 万元;后期公司计划三年推进1GW,合计贡献利润3~4 亿元。4、公司后期还会推进智慧渔业。从国际经验来看,丹麦渔业70%为设施渔业,且具有较高的性价比,而公司作为水产饲料的龙头,积累的丰富的养殖户入口,未来更利于打造智慧渔业生态平台。 维持“推荐”评级。考虑到公司增发预案对业绩的增厚及股本的摊薄,我们预计公司15、16 年摊薄EPS 分别为0.51、0.74 元。 风险提示:(1)智能渔业及渔光一体项目进展不达预期;(2)养殖业低迷。(长江证券 陈佳)
青岛海尔海外白电资产注入,国际化发展再发展 报告背景:青岛海尔拟收购海尔新加坡投资控股100%股份,收购完成后,除尚处整合阶段的Fisher&Paykel 资产外,公司将完成集团的海外相关白电资产整合。此次收购采用现金收购方式,支付48.7 亿元,,较54.15 亿元的评估值折让10%,对应标的2014 年3.56 亿元净利润,PE 为13.69 倍。 我们的分析与判断 (一)兑现5 年承诺的重要步骤,统一集团白电资产平台 海尔集团2011 年除公告,承诺5 年内解决集团与上市公司同业竞争、减少关联交易。其后,上市公司先后完成2011 年收购模具等10 家上游配套公司、2014 年收购海尔空调电子等四家公司少数股权等工作,此次海外家电资产注入,是履行承诺的又一重要步骤。 此次注入未注入斐雪派克相关资产,主要由于斐雪派克及其下属资产尚处于整合期,财务表现尚未达到公司预期。海尔集团拟将该部分资产交由上市公司托管,并承诺于2020 年6 月之前向公司注入或通过其他符合监管要求的方式处置斐雪派克相关资产。根据2011 年初公司承诺,未来集团彩电等资产仍存在预期可能。 (二)完善海外布局,拓展海尔全球市场 此次收购资产中包含9 个海外工厂,布局覆盖亚、非、欧、美四大洲。收购完成后,将进一步完善公司海外战略布局,统一海尔国际化平台,加速拓展国际市场,有助于加强公司的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 海尔自有品牌出口以及海外供应链体系的本土化上拥有领先地位,海外生产海外销售占比出口比例超过50%。海外资产整合后,将进一步加强海外运营效率,协同海外资源、研发、品牌及渠道等多方面优势,加快海尔国际化进程。 (三)网络化战略、智能化布局,未来将持续推进落地 2013 年公司引入KKR 战略合作,整合KKR 全球资源,借助其在电子商务、智能家居、物联网、物流等产业链丰富的人脉资源,发挥协同效应,加快公司实现全球运营,推进智能化,实现公司网络化战略目标。 海尔在智能家居、互联工厂等方面,已取得行业领先,成为家电行业智能化和自动化转型的标杆。我们看好海尔在家电转型中的领先优势,公司未来在智能家居、互联工厂以及资产整合仍存在多种催化剂和超预期可能。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15 年、16 年EPS 分别为 1.99 元、2.39 元,目前股价相对2015 年估值15 倍左右。我们认为,2015 年公司在高端领域突破值得期待。同时,公司网络化战略加速公司向平台商转型,在智能家居、智慧互联工厂、转型O2O 服务平台、供应链整合等业务,亮点持续不断。集团黑电资产仍存在注入预期。未来每股收益及估值水平均有较大提升空间,给予 “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激烈(银河证券 郝雪梅)
东华软件切入广电行业,获得又一个C端流量入口 公司近况:(1) 公司与陈震及安视通共同出资 2 亿元设立东华互联宜家有限公司,其中公司出资 1.02 亿元,持股 51%;(2)公司以 5,000万元设立东华软件金融云计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金融公司”) 。 评论 公司设立东华互联宜家,打造电视社区服务平台,获得全新的 C端流量入口。 (1)合资公司的核心团队(主要来自安视通)致力于广电行业系统建设,并为行业提供省级互动平台软件。未来合资公司将以天津广电运营的电视社区为基础,联合国内重点省网络公司,在 10 个省已开通的 6,000 多万有线电视用户上,共同打造国内最大的电视社区服务平台。基于电视社区服务平台,公司可能将服务延展到 C 端,获得健康乐外另一个 C 端流量入口;(2)基于电视社区服务平台,公司有能力培养电视家庭业务领域新的增长点,完善智慧城市解决能力;未来三年公司拟发展线下 8,000个以上的社区服务中心,结合智慧医疗、互联网金融等云服务战略,挖掘健康云服务、运营泛金融业态。 公司为村镇银行打造云服务平台,强化银行领域的竞争力。 (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