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国家将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重点,引导社会各类资源集聚,推动优势和战略产业快速发展。其中,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成为中国版“工业4.0”的核心产业之一。发展针对重大疾病的化学药、中药、生物技术药物新产品,重点包括新机制和新靶点化学药、全新结构蛋白及多肽药物、新型疫苗、临床优势突出的创新中药及个性化治疗药物。
平安证券研究员对此认为,创新一直是生物医药产业的关键驱动力,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我国生物医药领域的创新有了更广和更新的内涵。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的飞速发展和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理念的传播,使得新药研究从新机制和新靶点的化学药,向生物制药、疫苗、创新中药,乃至个性化治疗(精准医疗)不断延伸。
从上市公司层面来看,恒瑞医药是国内最大的抗肿瘤药和手术用药企业,公司抗肿瘤药销售在国内排名第一,市场份额达12%以上。去年11月,公司1.1类新药阿帕替尼获新药批件,未来销售规模有望超过15亿。受益国家战略驱动,恒瑞医药在创新药方面的开发动力和市场份额也有望进一步升级。
另据记者了解,海正药业抗肿瘤原料药是公司原料药板块利润的稳定贡献品种(2014年毛利率达88.92%)。公司首个生物药产品安佰诺已通过CDE技术审评及GMP核查。重点创新药产品海泽麦布处于降脂大市场,目前在中、美均已进入二期临床,颇值得关注。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制造2025》还提出,提高医疗器械的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重点发展影像设备、医用机器人等高性能诊疗设备,全降解血管支架等高值医用耗材,可穿戴、远程诊疗等移动医疗产品,实现生物3D打英诱导多能干细胞等新技术的突破和应用。
有专注医药行业投资人告诉记者:“相比生物制药,医疗器械的投资优势主要在于其审批周期短,投资千百万元规模即可启动,短期内即实现可观的回报率。”
上市公司中,华润万东(行情53.46停牌,咨询)、新华医疗、迪瑞医疗(行情48.99停牌,咨询)、和佳股份所拥有的字化X线机(DR)、彩色多普勒超声波诊断仪(台式)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有望受益于政策导向变化带来的国产设备需求的高速增长。
华润万东:强强联手,公司业绩反转价值重估
联手鱼跃、阿里,公司业绩反转可期待
公司是国际知名、国内领先的医学影像设备制造企业。产品涵盖医用X射线诊疗设备、磁共振成像设备等多个门类,分销服务网络覆盖全国及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过去十年,多次的股权转让和实际控制人变更导致公司管理效率不高,资金投入不足,业绩成长长期受到压制。销售收入增速及利润率均大幅低于行业平均水平。随着鱼跃科技的入主以及与阿里健康的战略合作,公司将通过改变商业模式、理顺管理机制从而获得收入增长与利润率的大幅提升,业绩反转可期待。
高端医疗设备进口替代前景广阔
卫计委将重点推动三甲医院应用国产医疗设备。公司4个数字化X光机(DR)产品入选了首批《优秀国产医疗设备产品遴选目录》,未来有望在政策支持下实现销售的快速增长。目前,公司DR产品仅占5.4%的市场份额,而外资企业占据65%的市场份额,高端医疗设备进口替代的前景广阔。
风险提示
政策红利兑现缓慢;鱼跃入主后整合效果不达预期;与阿里健康合作进度缓慢。
业绩反转伴随价值重估,建议关注,暂无投资评级
我们预测公司2015-17年的EPS分别0.20元、0.40元、0.71元,目前股价对应的估值分别为205x、102x、58x。虽然PE估值较高,但鱼跃入主以及与阿里健康的战略合作将给公司利润率和收入增长带来巨大弹性。公司目前的PS不仅低于鱼跃和乐普的PS,也远低于鱼跃与乐普在业绩爆发期历史PS水平,我们认为当前的市场价格没有完全反映公司的价值以及未来业绩增长的预期,建议关注。
新华医疗:打造垂直型商业模式,看好公司成为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的航母级企业
垂直型商业模式是医疗器械与医疗服务领域中具备优势的业态
我们认为,就公司未来的发展规划来看,公司正在着力打造医疗器械+医疗服务协同发展的垂直型商业模式:公司自产的大部分医疗器械通过自有医院进行销售,同时也开发其他医院。我们认为垂直型商业模式省去了医疗器械的中间分销环节,同时提升了医疗器械和医疗服务的毛利率。我们认为垂直型商业模式将是未来医疗器械与医疗服务领域中最佳选择。
医疗器械业务:战略布局高增长品种
公司现有业务的核心为感染控制产品线,种类丰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