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200亿腾挪调查:股票换现金 年内已非首次 (本页)
沪深300期指升水29点 多头齐加仓
伞形信托入市收紧:遭遇开户价格杠杆三重压力
资金借道基金专户迅猛入市 新兴成长股受益
场外股票配资:降杠杆提成本进行时
社保200亿腾挪调查:股票换现金 年内已非首次
“5月5日上午,社保基金会给委托管理人下发通知,将划拨几十亿市值的国有成分股到社保账户,这批股票是否卖出将由投资经理自主决定。6月中旬前,投资经理需要将同等市值的现金划拨到社保基金会。”
经历了“黑色星期二”的剧烈调整,人们预期的报复性反弹并未到来。
5月6日,沪指冲高回落,早盘一度冲到4376.35点,午后建筑、煤炭等权重股放量下跌带动指数跌逾百点,尾盘小幅回升险守4200点。相比之下,创业板当天倒是异常坚挺,盘中一度暴涨逾5%,再创历史新高2927.03点。
冰火两重天的场面背后,一则“社保基金远期赎回300亿基金”的传言成为当天市场关注的焦点。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多家公募机构部负责人和管理社保组合的投资经理处了解到,社保基金并非单纯赎回基金,而是将超过200亿市值的国有成分股转至社保账户,6月中旬再提取200亿现金。
“社保基金将持有的国有成分股置换给社保管理机构,相当于卖出部分股票。”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杨德龙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2014年底,社保基金会管理资产规模达1.53万亿元,200亿元占其比重非常低,对市场影响也很小。
社保赎回基金300亿?
A股遭遇“黑色星期二”,让一则社保基金赎回上百亿规模的基金头寸的传言不胫而走。机构圈内转发的微信称,“赎回富国20亿,海富通18亿,嘉实40亿,估计上百亿了”。
当天晚间,一个名为“财经女记者部落”微博更是声称,“社保搞了一个远期赎回,要求各委托组合把今年追加的新资金变现拿回,6月中旬交钱,整体额度300亿。”
对此,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多家具有社保管理资格的公募机构理财部和管理社保组合的投资经理,发现上述传言也并非空穴来风。
“5月5日上午,社保基金会给委托管理人下发通知,将划拨几十亿市值的国有成分股到社保账户,这批股票是否卖出将由投资经理自主决定。6月中旬前,投资经理需要将同等市值的现金划拨到社保基金会。”某基金公司投资部总监透露,即将划转过来的都是中字头股票。
根据上述微博表述,社保基金会直接赎回基金,但其实并非如此。
“这是一种置换,用股票换现金,而不是直接赎回。”上述投资总监说,社保基金会近期划转20亿市值股票到公募基金管理的社保组合。6月中旬前,投资经理需准备好20亿现金,再划拨至社保基金会。
机构人士介绍称,社保基金会在资本市场的投资分为直接投资和委托管理两种方式。其中,社保委托管理机构有18家,有17家是公募基金,如南方、博时、华夏、嘉实、鹏华等。
一位管理社保组合的投资经理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证实了上述股票置换的情况。
“社保把股票转过来,一个月拿走现金,相当于是社保把股票委托给投资经理卖出。”这位投资经理称,投资经理更看好组合中的成长股,不喜欢中字头的大盘蓝筹股,因此,他们通常会选择卖出中字头股票。
记者还从接到通知的基金公司内部核心人士及多个独立消息渠道了解到,确实有多家基金公司在5月5日收到“股票置换现金”的通知。
但置换的总规模约200多亿,并非是300亿。例如,市场流传北京某基金公司赎回40亿,实际数字则是20亿。
事实上,在分析人士看来,并不能将近期的市场调整归咎于此。因为这并非社保部门第一次将国有股份划转到公募的社保组合进行代售。
“今年一季度就出现过这种情况,时间是春节前。社保将需要减持的股票划转到社保组合,但卖出的资金没有提走,而是交给基金经理买股票,相当于追加投资。”某基金公司机构业务部总经理透露,这是社保基金会今年第一次划转股票后,需要提取现金。
获利回吐是调整内因
在外界看来, 200亿的赎回金额看起来数字不小,但这与社保基金整体的资产规模相比,体量还是非常小。
“社保基金总盘子1.53万亿,200亿的体量很小,他们并非是看空市场。”杨德龙称,市场处在敏感位置,新股发行、社保减持、券商上调保证金比例等因素放大为市场杀跌的利空。而且A股单日成交额超万亿,社保减持200亿影响很小。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社保基金会今年以来整体是在追加股票资产的投资,并非外界误解的开始全面看空。
“今年以来,我们社保的规模增加不少。”一位老十家基金公司的机构部副总经理透露,社保基金的特点跟保险比较相似,他们会根据市场情况进行追加投资和调整资产配置的结构,但今年整体规模还是在增加。
华南一位曾管理过三年社保组合的基金经理亦表示,2011年至2014年,社保基金会不断追加投资,从来没有赎回股票类资产。
多位接触社保基金的机构人士回忆,社保基金真正全面看空还是在2007年9月。彼时,社保基金召开内部会议讨论赎回超过千亿规模的股票型组合,但实际赎回数额是800多亿。
某大型基金公司投资总监亦记得,2007年三季度,社保基金全面看空市场,权益资产比例由40%降至20%。与之相比,此次赎回规模非常小。
一位熟悉社保基金的国字头保险机构投资部总经理告诉记者,社保基金兑现部分股票资产,跟其绝对收益的特征有关。
“今年前4个月股市快速上涨,社保组合实现了不错的回报,希望落袋为安。”他认为,市场进入阶段性震荡,社保基金放弃这部分波动较大的收益也很正常。
在相关机构看来,大盘连续调整的核心因素还是市场自身的调整需求。
“今天市场振幅超过4%,说明5日暴跌后市场分歧加大,多空博弈激烈,大盘正式从单边上扬转为大幅震荡。”杨德龙指出,持续两个月的上涨,已经累积大量获利盘,获利回吐压力是市场大跌的内因,而管理层提示风险以及传言社保减仓只是外因。
记者采访发现,4月20日以来,追求绝对收益的私募基金变得比较谨慎。其中,凯建宏投资总经理赵立松将股票仓位降至30%,“5·1”节前更是将持仓降至10%。
曾长期管理社保基金的上海倍霖山投资总经理高杉,更是利用股指期货在连续两天的调整中,实现其基金产品净值的逆势上涨。
对于A股市场近期波动加大,国泰君安策略分析师乔永远的判断是“牛市中的波动,催生更好的买点”。
5月5日上证综指下跌4.06%,创下2015年以来上证综指出现的最大单日跌幅。当天收盘后,国泰君安策略组通过线上方式向机构投资者发放调查问卷。
“投资者对牛市预期并未受到影响,79%的投资者认为若市场出现15%左右的回调,将会形成新的买点,牛市继续。”乔永远表示,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投资者对牛市阶段、政策预期并未受单日大幅下跌影响。
沪深300期指升水29点 多头齐加仓
昨日,沪指上下半场表现迥异,令投资者不知所措,但接近收盘时的“翘尾”动作引人关注。《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昨日在沪深300股指期货主力合约上,多头席位出现踊跃加仓动作,经常在关键时刻重仓布局的永安期货席位,再度大手笔加码3970手,成为“多头司令”。
事实上,在5月5日沪深300期指主力合约上,多头持仓前11名席位已出现集体加码动作,进而营造了昨日沪指上半场反弹的契机。
沪深300期指升水28.67点
昨日下午沪指的突然下挫令上午刚松了口气的投资者郁闷。截至收盘,沪指再度重挫69.44点,跌幅1.62%。
昨日沪深300指数下跌43.51点,跌幅0.95%,报收于4553.33点,相对应的沪深300股指期货主力合约IF1505报收于4582点,跌幅0.34%,期指较现货升水28.67点。
上证50指数在金融股支撑下昨日微跌0.31%,报收于3139.02点,对应的上证50股指期货主力合约IH1505报收于3153点,较现货升水13.98点;中证500指数昨日跌1.42%,报收于8083点,对应的期指主力合约IC1505报收于8040.8点,较现货贴水42.2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就IF1505而言,本来昨日盘中升水有限,但昨日尾盘时沪深300指数放量后小幅“翘尾”。A股收盘后,期指在剩余的15分钟内继续上冲,虽收盘前有回落,但点位高于15时的水平。
永安席位猛增多单3970手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从昨日沪深300期指主力合约持仓前20席位的表现来看,多方强度明显超过空方。
中期所数据显示,昨日在IF1505合约商,多头持仓前20名合计增仓1.22万手,使持多单总数升至8.85万手,空头持仓前20席位也增加了1.12万手空单,持仓总数达8.71万手。
其中,“快枪手”永安期货席位昨日一口气加码多单3970手,并以1.22万手的持仓数据成为“多头司令”,紧随其后的海通期货、中信期货席位,也分别加仓多单2046手和1323手,持仓数分别增至1.06万手和8875手。
从空头表现看,中信期货席位增空单2264手,以1.24万手的空单数成为“空军司令”,海通期货席位总持仓量9249手居第二,但该席位昨日平仓了1896手空单。
多空的踊跃举动,使沪深300期指的所有合约总持仓数从前一个交易日的19.91万手上升至21.01万手,这是4月28日以来,该数据再度突破20万手。《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就在5月5日,IF1505合约中持仓前11名的多头席位,均较前一交易日加仓,这一动作使得昨日盘面上半场一度拉升,沪深300指数涨幅一度达2.22%。那么,多头昨日再度积极加仓,能否也能营造出一个反弹契机呢?
伞形信托入市收紧:遭遇开户价格杠杆三重压力
5月6日,上证指数延续此前一日的下跌走势,跌幅达1.62%,而5、6两日上证已累计下跌达4.78%。
在监管层严控两融风险之下,A股受压接连回调。
除了两融业务之外,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多家信托公司处了解到,机构间开展以伞形信托为主的场外配资业务也在不断收紧。
多位信托业界人士对记者表示,其合作券商已暂停信托公司开设新伞账户,而当下的替代方法则是将其挂置于存量伞形账户的子交易单元之下。
而除新开伞形账户受限外,信托公司和提供优先级资金的银行也在提高该类业务的准入门槛和资金价格。
分析人士认为,随着伞形信托监管执行的趋严和A股调整预期的升温,后期场外资金入市速度也将初步趋缓。
从禁止代销到开户叫停
有关伞形信托配资业务监管环境正在发生变化。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接近四川信托、外贸信托等多家信托公司人士处了解到,目前多家合作券商已不再为新设立的伞形信托开立证券账户。
“目前新伞很难开了,主要是券商不敢。”一位四川信托人士透露,“其实在4月份的时候,大部分券商就都暂停了伞形的新开户。”
另据业内人士介绍,虽然伞形信托无法新开母账户,但部分交易仍可由挂置于存量伞形账户下的交易子单元完成。
“现在也没法新开伞(形)了”,一位接近外贸信托人士表示,“不过之前存量下的子单元还是可以操作的。”
合作券商叫停伞形信托开户,与监管层此前对两融业务的风险指导不无关联。
4月16日,张育军在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情况通报会上表示,“券商不得以任何形式参与场外股票配资、伞形信托等活动,不得为场外股票配资、伞形信托提供数据端口等服务或便利”。
需要注意的是,当前伞形信托及子单元[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