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企业技术人员均预测,5G有望在2020年正式商用。A股上市公司中,中兴通讯、大唐电信、富春通信、烽火通信、国民技术、星网锐捷、中国联通、信威集团、奥维通信、三维通信等10股值得布局。
今年2月底FDD牌照正式发放,三大运营商开启混战局面。这边尚在狂欢着正式跨入4G时代,那边5G就已经要来了!在近期举办的多个5G技术标准研讨会上,来自中移动、中电信、中联通、华为和中兴在内多家企业技术人员均预测,根据欧洲电信标准化协会的布局以及目前行业发展趋势来看,5G有望在2020年正式商用。
所谓“5G”,是英文fifth-generation的缩写,是指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此前移动通信领域已经历了四代技术的发展,其特征是从模拟技术和数字技术一直走到了现在的高速多媒体通信,可接入设备显著增加,端到端时延减少,用户速率提高,能够为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发展创造条件等。
据介绍,从1G到4G,主要解决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5G将解决人与人之外的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沟通,即万物互联。例如,过去人跟人之间,是通过固定电话进行通讯,第一代移动通信网络解决了通讯的问题;第二代是2G,解决了数据化的问题,大幅提升了通话质量;3G解决了人跟网络的通讯,过去2G基本是文字和语音,3G就可以进行一些图片的交流;4G则主要解决了带宽的问题,相比3G带来了更好的用户体验。
5G技术相比目前4G技术,其峰值速率增长数十倍,从4G的100Mb/s提高到几十G/s。也就是说,1秒钟可以下载30余部电影,可支持的用户连接数增长到100万用户/平方公里,可以更好地满足物联网这样的海量接入场景。同时,端到端延时将从4G的十几毫秒减少到5G的几毫秒。
此外,业内还认为,5G是对移动通信技术的一次革命性的革新。它将解决人们对更高质量生活的需求,解决人与物的通信,物与物的通信,并且在此基础上,实现无处不在的网络连接,是低能耗的、更安全的网络。在此过程中,多样化的业务形态将应运而生,比如物联网应用、工业化应用、车辆网应用和互动式多媒体应用,实现移动通信网络向智慧城市的蜕变。
在世界移动通信的演进历程中,中国依次经历了2G跟踪、3G突破、4G同步的阶段。中国目前正在稳步推进5G研发工作,并已适当地领先于国际电信联盟的工作时间表。
在这个不见硝烟的战场上,中国当然也不甘落后。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怀进鹏近日就表示,在5G技术研发和有关需求等方面,中国已开始布局和准备。
2013年2月,工信部、发改委和科技部联合成立IMT-2020(5G)推进组,对中国5G愿景与需求、5G频谱问题、5G关键技术、5G标准化等问题展开研究和布局。这一机构的组织架构基于原IMT-Advanced(4G)推进组,下设多个工作组,包括需求工作组、频谱工作组、无线技术工作组、网络技术工作组、若干标准工作组以及知识产权工作组。
根据国际电信联盟工作时间表,2015年世界无线电大会之前,5G愿景、5G技术趋势和相关决议将确定下来,2016-2017年底是技术准备阶段,业界将积极开展技术研究,做好向国际电信联盟提交候选技术的准备。从2017年底开始,国际电信联盟将开始对各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交的候选技术进行评估,开展技术讨论,并力争在世界范围内达成一致。2020年底,国际电信联盟将正式发布5G标准。
“目前,中国正在稳步推进5G研发工作,并已适当地领先于国际电信联盟工作时间表。相信中国在5G标准化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将比4G时期进一步提高,将为全球5G产业发展做出不可替代的贡献。”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副总工程师黄标这样表示。
除了国家层面的研究外,包括中移动、华为、中兴在内的中国企业都已积极展开5G技术的研发和布局。2014年2月,中国移动副总裁李正茂就公开表示,中国移动将全力支持5G项目发展,并希望通过努力引导产业界5G技术研发和技术标准的制定,在移动通信标准领域继续发挥引领性作用。而在今年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期间,中国移动还与日本NTT DOCOMO和韩国KT共同发布5G合作联合声明,宣布三家运营商将共同针对亚洲市场研究和丰富5G的需求,探索5G的新业务、新垂直市场,开展5G关键技术及系统验证,并与全球标准化组织(如国际电信联盟、 3GPP、GMSA、NGMN和GTI等) 合作,以实现全球协调一致的频谱规划和统一的5G标准。
华为在5G方面的研发也早已启动。目前,华为已投入300多位高级专家和工程师,建立9个覆盖全球的5G研发中心。在欧盟的METIS项目、5G PPP计划中均可见华为积极的身影。2014年11月,华为还携手英国萨里大学5G创新中心5GIC,宣布启动世界首个5G通信技术测试;同年3月2日,华为宣布与日本最大的移动服务供应商NTT DOCOMO签署协议,在中国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