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家电行业国企改革进程中备受关注的典型,长虹集团的改革一度陷入停摆传言。四川长虹的业绩一再下滑,又让长虹集团的改革变得迷雾重重。
“四川省2014年已经完成或基本完成20项国资、国企改革任务。其中,长虹集团改组为长虹集团电子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一事正在有序推进。。。。。。”这是近日企业观察报记者从四川省国资委官网上获得的信息。彼时,关于长虹集团的诸多传闻正在业界发酵。
2014年年底,有媒体称,长虹改革方案在2014年8月提交四川省政府审议后一直未获通过。长虹改革陷入停摆传言。2015年1月末,四川长虹发布业绩预减公告,2014年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相比将减少80%到90%,又令改革前景蒙上阴影。
长虹集团当前改革推进情况究竟如何?记者致电长虹集团新闻发言人刘海中,他回应称:“国企改革牵扯面广,操作难度大,需要一个过程。相关工作正在进行之中。为了避免引起过度猜测或以偏概全,我们一直没有发布有关改革的进展消息,适当时候,我们会披露阶段性成果。”
截至目前,有关长虹集团的改革推进情况依然难有一个明晰的答案,但梳理散落各处的官方信息以及来自长虹集团的公开资料,长虹集团的改革迷雾也不难剥离。
改革路径:小步慢走政企渐分
2014年5月28日,在四川长虹股东大会上,身兼长虹集团董事长与四川长虹董事长的赵勇宣布,长虹将加快推进国有企业体制改革,重点是“理顺三个关系”,即长虹与政府的关系、董事会与经营层的关系、母公司与子公司的关系。
“长虹改革的目的就是减负加放权,具体怎么操作,要看政府意见。”业内人士对企业观察报记者表示。此时,距四川省委省政府下发《关于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促进发展的意见》仅仅过去了15天。
这样的表态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但四川长虹对大股东有关改革的说法很谨慎。刘海中对记者表示:“这是涉及集团层面的改革,要以公告为准。从上市公司层面,无法对国企改革进行解读和诠释。”
3个月后,四川长虹公告了改革细则。称公司大股东长虹集团已经拟定了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升级方案,并由省国资委于8月6日报请四川省政府审议。当天,四川长虹A股冲上了涨停板。
2014年6月,记者就此致电四川长虹,得到的回答是:“长虹的改革将从两个层面进行推进,一是逐步理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最终达到减少政府干预、简政放权,企业按照市场化理念运营发展;二是企业内部的改革,主要是按照互联网+思维和智能化战略加紧产业调整和布局,建立以产品经理为核心的新的内部管理体制。对不符合公司现有发展战略、拖累公司业绩的子公司进行战略重组,对公司发展战略中的薄弱环节采取并购方式去弥补。”
中投顾问家电行业研究员赵慧智对此评价说:“长虹将业务改革和公司体制、机制改革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表示长虹将从‘吃政策饭’的阶段走出,以市场为中心变革发展。”
据本报记者了解,此后长虹内部基于产品经理负责制的人事改革开始启动,内部强化了刚性绩效文化,建立了“以责定权”“以责定利”的经营机制,薪酬机制也进行了相应的变动。“以空调公司和多媒体公司为代表的分公司先大力推行产品经理责任制试点,很多有想法、有能力的人才摇身一变成为产品经理。产品经理的职权很大,可负责整个业务全部链条,消除了拍脑袋研发的弊端,也解决了跨部门合作问题。”四川长虹一位不愿署名的管理人员对记者表示。
对于四川长虹的改革进展情况,中国家电商业协会营销专委会副会长洪仕斌说:“国企改革程序和路径比较复杂,应给予企业充裕的时间。四川长虹改革进展情况除了企业内部因素外,也颇受政府决心大小及需统筹考虑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改革推进慢一点也是正常的。”
2014年11月20日,绵阳市国资委在其官网发布消息称,长虹集团加快转型升级方案经省政府批复后,按照批复精神和市委市政府要求,已经与长虹集团就改革工作进行对接,并制定了《长虹集团电子集团有限公司深化改革推进计划》。目前,已办理长虹控股公司名称工商变更预核准手续,制定了“三会一层”方案报省国资委审议,其他七个方面24项具体工作正在按计划有序推进。
半月后,绵阳市国资委网站又发布了长虹集团在公司改组和治理结构方面、发展混合所有制和公司内部改革方面、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方面的最新进展。
改革疑点:人事调整+股权结构
然而,国企改革步入深水区后,涉及不同的群体利益,平静的表面下往往暗流涌动。
熟知长虹的业内人士告诉企业观察报记者,在集团最初版本的改革方案中,新组建董事会成员名单里,党委书记、董事长由赵勇“一肩挑”的人事安排遭到了部分长虹高管的反对。理由是,2007年开始,长虹在部分对外投资中出现国有资产流失。投资60多亿元的“绵阳虹欧等离子项目”和投资20多亿元的“安徽鑫昊等离子项目”目前均处于亏损状态。这些高管认为,当初赵勇不遵守公司法相关规定,绕开董事会其他成员,最终导致决策失误,应对此承担责任。
之后,绵阳市、四川省国资委、主管工业的副省长、省委组织部等被牵扯进来,各方意见不一。为此,四川省、绵阳市两级官员多次开会讨论。
相关人士透露,2014年10月,绵阳市组成调查组对鑫昊项目进行调查。两个月后,首个调查结论认定长虹收购安徽鑫昊公司决策程序存在问题,工作中有瑕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