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华泰证券: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 关注两条主线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3/17 17:54:21  文章录入:萃富投资  责任编辑:萃富

业的比重,那么航天航空、北斗这些优势的高技术产业的军民融合将进一步深入,更广阔的民用市场将打开;另一方面引导军工企业将军品配套任务进一步分解扩散到地区具有相对优势的民口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承担,那么具有技术优势和军品资质的企业将受益。对应到投资机会,军转民重点关注未来民用市场空间巨大的北斗,民参军则关注具有技术优势和军品资质的企业。

  军转民重点关注北斗产业链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和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系统、欧盟伽利略定位系统一起,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四大核心供应商。导航系统的下游运用广阔,除了军用,还有行业运用及大众运用,惠及交通、农业、渔业、环保、地理测绘、防灾减灾、气象、车载导航及其他LBS等方向。

  中国先后在2000年10月31日、2000年12月21日和2003年5月25日发射了3颗“北斗”静止轨道试验导航卫星,初步组成了“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而北斗二代于2012 年起向亚太大部分地区正式提供服务,计划至2020 年完成全球系统的构建。北斗二号系统开通,开通后主要为军用,为其提供快速定位、实时导航、精密授时、短信服务等服务。考虑到未来巨大的行业和个人运用市场空间,建议积极关注军民融合下军转民的北斗。具体分析如下。

  北斗作为我国自主研制的卫星导航系统,国家意志大力推进

  北斗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二代于2012 年起向亚太大部分地区正式提供服务,国家层面一直大力支持其发展和国产化运用。

  早在2007年国家发改委与国防科工委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卫星应用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我国要加速建立自主卫星定位导航系统,提高卫星导航应用的基础保障能力,大力促进卫星导航终端设备的产业化,推进卫星导航运营关联产业的发展。对于涉及国家经济、公共安全的重要行业领域须逐步过渡到采用北斗卫星导航兼容其它卫星导航系统的服务体制,鼓励其他行业和领域采用北斗卫星导航兼容其它卫星导航系统的服务体制。

  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国家卫星导航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指出到2020年我国卫星导航产业创新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产业应用规模和国际化水平大幅提升,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及其兼容产品在国民经济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大众消费市场逐步推广普及,对国内卫星导航应用市场的贡献率达到60%,重要应用领域达到80%以上,在全球市场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即北斗产业2020 年市场规模将至少达到2400 亿。另按照国家计划,将在2020年建成由30余颗卫星及地面运行控制系统组成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现在已经发射了16颗卫星),基本实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覆盖,具备为全球用户提供导航定位服务能力。

  2014年以来相关北斗运用推进加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将推进北斗卫星导航的创新发展和军民运用,总参部发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卫星导航应用管理规定》对卫星导航应用的职责任务、规划计划、申请审批、应用组织、技术保障、安全管理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着眼提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作战应用效能等,信息安全要求下卫星导航在军工的国产化率将稳步上升。按美国军用GPS 投入占整个军费开支比重约1.5%估算,到2020年为止国内军用北斗导航市场规模将超过200亿。

北斗技术不断突破,精度和成本优势打破市场推广瓶颈

  随着中国北斗技术的不断突破,目前系统的民用精确度达到10米、,而最新一代导航芯片定位精度可达2.5米,海上北斗增强系统的精度更是已提升至3厘米级别,速度的精度达到每秒0.2米,精度与GPS相近,且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近日实现了兼容型SOC系列导航模组的技术突破,使成本大幅下降,最终价格与单GPS模组的价格接近,打破了限制北斗市场化推广的价格瓶颈,为在我国民用市场的普及奠定了基础。

北斗民用市场空间巨大

  根据上文的分析,北斗除了最主要的军用方向,在目前信息化、智能化、移动化的浪潮下,下游的行业和大众市场将大幅打开,惠及交通、农业、渔业、水利、测绘、车载导航及其他LBS等多个方向,这使得北斗成为军转民最好推进的方向。美国GPS的大力发展也得益于民用市场的开拓,交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