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投资策略报告之医药生物行业:蓝筹回归,估值和成长的新平衡
医药生物
研究机构:中信建投证券 分析师:杨扬 撰写日期:2015-01-22
三年医药牛市进入分化期,低估值蓝筹王者归来
截止到2014年11月医药行业实现销售收入20,865.40亿元,同比增长12.78%,实现利润总额为2,015.47亿元,同比增长12.04%。从趋势来看,由于医保控费及GSK事件后反商业贿赂整体性影响,行业销售收入及利润的增速延续双回落的趋势,短期市场需要时间消化政策上的不确定性,估值和成长的新平衡将贯穿2015年全年医药股的投资,即小盘成长股估值的去泡沫化及大盘蓝筹低估值的再次回归,改变过去市场估值结构不合理一冷一热的失衡状态。
中药饮片、中成药利润持续回落明显,化学制剂利润平稳增长
各子行业除化学制剂行业收入及利润增速较为平稳之外都出现了增速回落,中药饮片和中成药子行业收入及利润增速回落幅度较大,医疗器械利润增速也出现了回调;而生物制品及原料药行业利润增速分别呈现上下半年前低后高和前高后低态势。未来各子行业在增速上超越市场预期的概率不大,估值上升路径借助行业政策及业务模式新趋势仍有提升空间,未来行业配置判断上,按优先顺序:医药商业>化学制药>医疗服务≥生物制品>中药>医疗器械。
基药冲刺:“压高就低”和“托低就高”的需求释放
后医改时代下,医疗保障体系面临缩小城乡差距、逐步统筹衔接不同层次需求的重任,在“压高就低”和“托低就高”的综合平衡中,国内高端专科药、医疗器械的进口替代以及基本药物的保障扩围无疑是最佳的选择,我们推荐现代制药、凯利泰、以岭药业和中新药业,以药养医格局逐步改变也反过来给民营资本在医疗领域的掘金带来更多的市场机会, 我们推荐复星医药。
国资国企改革:从中央到地方,改革渐行渐近
国药集团作为先行试点,下属上市公司国药控股、国药一致及国药股份都将受益,我们重点推荐国药股份,而作为地方国资改革布局,我们推荐上海医药和浙江震元。
医药电商:群雄逐鹿新市场
网售处方药的逐步放开,意味着线上600亿元以上的巨大增量空间,但前提是将原本在医院内部流通的处方引流至零售药店,未来将可能形成“得处方者得市场”的特殊格局。随着传统医药零售领导企业加大对医药电商的投入,势必将助推行业规模快速的增长。我们重点推荐嘉事堂。
医疗服务:重新认识真成长
优秀的专科连锁、轻资产扩张(托管)等方式相对自建医院来说更容易复制、业绩爆发性更强,其高估值有其合理性。而依托原有传统产业稳定现金流转型医疗服务领域的标的,投资安全边际更高,我们建议关注爱尔眼科和开元投资。
体育产业主题跟踪分析:政策红利与消费升级下的体育蓝海
综合类
研究机构:爱建证券 分析师:侯佳林 撰写日期:2015-01-22
行业跟踪。
自去年9月国常会部署加快发展体育产业及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以来,我国体育产业的市场化发展日益受到重视。近期随着国足表现的抢眼以及体育资源交易平台的开通与《关于推进体育赛事审批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的印发,行业正受到更大关注,未来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空间广阔。
投资要点。
产业发展目标明确,未来发展潜力较大。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确定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将超5万亿的发展目标,意味着未来十年将成为体育产业黄金十年。目前我国体育产业增加值仅占GDP的0.6%,相比北美、欧洲等主要发达地区整体产值占GDP 比重大多在1.5%至3%间的水平而言,发展空间巨大。同时,若2025年我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5万亿元,这也意味着产业20%以上复合增长率的黄金时期已经到来。
国家战略下,体育产业振兴一触即发
随着《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下发,在财政、税收、土地、就业和市场环境等方面明确了促进体育消费的政策,同时,明确指出将把体育产业与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把体育产业作为绿色产业、朝阳产业来培育扶持。我们近一步结合体育产业交易平台的开通以及《关于推进体育赛事审批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的推出,国家减政放权下赛事运作、媒体转播等核心资源也有望逐步放开,体育产业振兴一触即发。
体育产权交易改革乃创新,政策红利不断推进
去年12月国内首家体育产业资源交易专项平台在京上线。目前该交易平台已上线的交易项目有30余个,主要是民间企业项目,集中于全民健身类和部分专利项目。我们认为体育资源交易平台的上线作为体育产权改革和体育产业市场化革新的重要步骤,能够将分散的交易双方进行有效集中,提供专业化的产权交易服务,在提高体育产权交易规模和交易效率的同时有望降低交易费用,但更重要的是通过建立一个公正公平公开的拍卖、交易、竞标的流转平台,可以让有能力做好的人来运作,是走向市场化的第一步。后期预计随着法律层面的跟进今后在平台上将有更多的那些本来就应由市场化运作的体育资源在交易,将可促进体育资源的全市场化流通。
政策红利下产业结构优化,体育产业服务化是趋势
在我国现阶段体育产业结构中,体育用品业占有绝对主导地位,资本化程度最高,相关体育产业上市公司绝大多数是体育用品类公司。2010年,我国体育用品业产值1692.48亿元,占到体育产业总产值的76.20%,而体育服务业和体育建筑业的占比分别只有19.50%和4.30%。相比而言,欧美等体育产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体育产业中占主导地位的都是体育服务业。据相关报道,美国、日本等国家体育服务业占体育产业的比重接近90%,英国、意大利、韩国等占比也在80%左右。我们认为目前我国整体经济结构在改善,第三产业比例迅速提高,体育也一样。尽管体育产业中体育服务增速较快,但服务业占比仍比较低,未来还有很多机会将涌现,尤其是体育与互联网的结合发展将是行业的新方向。同时,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消费升级的进一步加快、城镇化建设的继续深入,人们也日益认识到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性,体育服务业的崛起是大势所趋。对于体育产业而言,传统的体育用品业在体育行业中的比重将会逐渐下降,市场对于体育服务,尤其是高品质和个性化的体育服务如高水平体育竞赛表演、针对性的健身培训等的需求将越来越大,将继续推动体育服务业的高速扩张,体育产业服务化是未来长期趋势。
继续关注消费升级下体育产业五大类上市公司。
正如我们先前的报告所分析的一样,我们认为国家在文化体育传媒方面的支出是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领域,是国家重点扶持的方向。就体育产业而言,2014年是改革元年,今年则是改革推进年。未来在财税、赛事审批、运营交易、产业扶持以及吸引投资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值得继续期待。同时,在我国消费升级的大环境下我国体育产业也将扮演重要角色,而行业的加速改革也有望使相关上市公司受益。我们从相关产业角度切入,可关注几类上市公司,一是体育用品业,包括各类装备等;二是体育传播业,包括广告费与收视费双向型媒体等;三是体育赛事运营,包括线上线下互动赛事运营等;四是大户外业,涉及交运、旅游、汽车等复合产业;五是体育场馆经营与运营,包括运动场地、体育休闲地产等。可关注中体产业 (600158 股吧,行情,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