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明日重点关注集合:沪指走势偏弱 关注6板块42股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12/15 18:30:48  文章录入:萃富投资  责任编辑:萃富

  建筑工程:重点关注一带一路战略 荐7股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今日落幕,其中明年的经济工作主要任务第4条为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要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争取明年有个良好开局。

  点评:

  1.我们在此前重点提醒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重点提及“一带一路”战略,今日会议内容符合市场预期;继续重申“一带一路”和“国企改革”为建筑行业两条重要的投资主线。

  2.关于“一带一路”,我们认为需要认清两点:(1)要从强国之路的高度上看待该战略,政策高度足够。“一带一路”为习主席大力推动,相比于同为国家战略的自贸区,可以看到自贸区的股票至今仍然间歇性的掀起波澜。在我们看来,相对前任,本届政府更加强势,一方面发展军工,一方面扩张对外经济利益;(2)该战略不仅仅是主题,而是现实的强劲趋势。一个直观的感觉,习主席与李总理海外出访的时间显著长于上届领导,而中国建筑公司在海外工程订单的公告频率也显著高于之前,保险信贷均有较大增长,因此政策正在产生效果,并不仅仅在纸上谈兵;

  3.关于短期涨幅。我们推荐的相关个股中工国际、中交建、中国铁建、中国中铁等确实已经短期涨幅巨大,也关注到中工国际等公司的高管和股东在减持股票,我们认为减持可能表明了公司的短期态度和涨幅巨大的现实。但从年度策略的角度来说,国际工程主线具备较长的持续性,并不是三两天结束的主题,可以持续操作;

  4.同时,也继续推荐我们看好的另一主线“国企改革”。我们今年的年度策略更侧重于自上而下,认为国企改革的政策持续性也没有问题,从各地到中央的政策将持续落地,重申推荐组合:中国海诚+安徽水利+隧道股份,分别代表了央企、安徽和上海国企改革的优秀标的。海通证券

  互联网:传媒行业并购仍将延续 荐9股

  2015年互联网传媒行业并购仍将延续,行业整体机会将大于2014年,关注两条并购主线: 行业主线一:跨界、整合、并购。2014年互联网传媒领域呈现出跨界并购、同行业整合并购的纷繁景象。2015年跨界并购仍将延续,但在切入的细分领域上会和14年有所区别。影视游戏、在线教育、数字营销、互联网金融和体育,作为当前经济转型中前景向好的几大方向,受到各路资金青睐。

  各界公司不问出处,纷纷涌入几大行业的发展大潮。2015年跨界并购仍将延续,但各新兴细分行业在不断发展成熟使得2015年资金青睐切入的细分领域会和14年有所不同。

  行业主线二:国企改革、打造传媒集团。2014年国企改革主题、习总书记打造传媒集团和电视互联网牌照“紧箍咒”是众多传媒国企投资机会的逻辑背景。2015年国企改革仍将深化,在涉及的区域上蔓延。上海文化国企改革在2014年完成,目前湖南省文化国企改革已经启动。文化国企主要驻扎在内容、传统媒体以及传统模式的细分领域,而在机制改善之后通过跨界并购融入具备发展潜力的新兴行业的发展大潮是国企再现活力的必由之路。

  无论是体制改革、跨界融合,还是同业整合并购,高景气度的细分新兴子行业永远在引领资本走向,投资机会也将在这些相关子领域产生。横向比较影视游戏、在线教育、数字营销和体育几大细分子行业,结合产业景气度指标,并按子行业的成长空间排序如下:体育>在线教育>数字营销>影视游戏。

  (一)体育产业:迎来市场化改革红利,足球和健身先行。体育产业将迎来类似2002年院线制改革的市场化改革红利,产业进入系统性发展提速阶段,将全面推动产业链条各环节公司的崛起,并推动相关国企和民企玩家的发展。投资主线: 政策推动主线:我们预计,体育总局内部优质体育赛事资源通过管办分离和建设体育资源交易平台的市场机制,有望于2015年中出台具体落实方案。体育改革足球先行,预计体育总局将会在2015年中推出“足球产业改革方案”,制定中国足球职业化的发展规划,足球产业相关公司中体产业、雷曼光电等有望受益。 新型 O2O 业态&体育资源盘活主线:居民生活水平日渐提升到了大众健身消费升级的阶段。大众健身消费是一种线下体验消费,结合可穿戴设备/移动设备的体育O2O 作为新兴业态成未来最大亮点,推荐即将推出“约赛网”的智美集团。我们认为,拥有大量需要盘活的体育场所资源公司将首先受益;拥有体育O2O 移动互联网平台的公司具备最高的投资价值。

  医药流通:行业面临重新洗牌 荐3股

  专业化分工的产物,规模、网络优势及精细化管理最为关键。

  医药流通行业是整个医药产业链当中非常关键的一环,是连接医药制造企业和终端消费者的桥梁。从本质上讲,医药流通企业是产业专业化分工的必然产物,医药制造企业一对一地分销到终端势必造成效率低下和资源浪费。传统模式下,公司的业务结构及产品结构调整能力、网络覆盖能力和精细化管理能力非常重要。精细化管理主要体现在:资金、物流及信息系统的管理。

  医疗器械市场潜力巨大,将成为分销企业下阶段主要增长点。

  医药终端市场规模增长是流通行业增长的主要推手。相对于药品分销而言,我们更看好未来器械耗材市场分销集中度的提升。各分销企业纷纷开始加大医疗器械分销力度,未来医疗器械将会成为分销行业增长的重要驱动因素。选择特定器械子行业进行大规模的渠道商并购,扩张产品线、丰富产品种类,基于渠道共用性、采用产品叠加策略提高市场集中度,是支撑企业快速发展的捷径。

  电商迅速崛起,若政策开放将影响整个医药终端格局。

  受天然属性和行业监管的限制,医药并非天然完美适合电子商务。中国医药电商将逐步经历两段式发展,首先由OTC和保健品推动第一波发展;随着政策推行,占药品市场接近80%的处方药在电子商务平台的开放以及医保支持部分网上药店,电子处方共享和医保报销将推动电子商务的第二波发展,进入直线上升阶段。

  行业洗牌开始,看好差异化定位及积极转型的公司。

  电商搅局医药终端,行业面临重新洗牌。我们看好积极转型且由垂直一体化基础的公司。这对公司的库存管理、品牌信誉、服务、配送速度等是全方位的竞争,首先展开电商业务的企业将占据先机。我们看好差异化定位及积极转型的公司,重点推荐嘉事堂、九州通及国药股份。广发证券

  生物医药:行业变革中寻找创新先锋 荐12股

  创新的外部环境:变革激发创新。行业变革因素包括:1)医保崛起,医改铁三角之态渐成;2)医疗改革由药改向医改深入;3)药价体系面临巨大变化,招标加快;4)反腐常态化,营销模式要变化;5)互联网推动医药健康行业变革。我们认为,我国医药行业进入了后医改时代,增速放缓,分化加剧。主流制药的投资逻辑没有被推翻,但需要发展。医保崛起和控费背景下,药品结构变化值得重视:临床疗效、性价比成关键,创新药、高品质药赢得发展空间,原研药、纯利益品种(不合理用药)、普通仿制药的发展空间不断受到挤压。

  创新的内在土壤环境:量变到质变。经济转型背景下医药创新受政策扶持,新药审评将加快;国内市场有巨大的需求;大量海外科学家回归,人才有保证。

  创新的内涵在深化:产品、市场与模式。1)随着创新能力的提升,我国药品创新正从仿制实现了mebetter仿创药并进而向first-in-class的全新新药演进,创新的数量、质量都在提升;而在医疗器械领域,产品创新也是热点纷呈:远程医疗、3D骨科、生物材料、微创手术和高端影像诊断等,新技术推动着产业发展。

[1] [2]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