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下一个超级产业:五大逻辑梳理体育产业投资机遇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10/21 17:44:33  文章录入:萃富投资  责任编辑:萃富

注全民健身,鼓励发展群众体育;

  第三阶段跟第一第二阶段有很大的差别。我把第一第二阶段理解为当时体育还只是一个事业,到第三阶段就是2011年,中国开始真正把体育当成一个产业来发展。

  最重大的一个标志就是,今年9月份国务院常务会议关于部署加快体育产业发展,促进体育消费来推动大众健身这样一个重要的会议精神。

  这次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的核心精神就是说,一个要简政放权,第二是要盘活,第三是要优化市场环境,支持体育企业成长壮大。

  其实别看这几句话,后面我们大家都会看体育会有很多比较重要的政策或者系列的配套规划出来。所以我觉得从今年下半年开始体育会迎来一个很重要的时间节点。

  第三个我讲下体育的监管体系和权利归属。

  从体育产业的监管体系来看,可以分为社会专门管理体系和政府专门管理体系两个大的监管体系。

  政府管理体系主要对应的是国家体育总局。国家体育总局下面分为三个重要的司,第一个是竞技司,第二个是群体司,第三个是青少年司。

  另外一个管理体系是社会管理体系。它下面对应的是运动项目协会和体育产业协会。接下来我讲下体育产业的一个重要总结:,可以总结为两个成绩,一个问题,还有一个机遇。

  第一个成绩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儿,迅速建立了一个体育大国的形象。我们可以看到,全世界来看,中国办体育赛事是最多的。别人没能力办的或者没有经费办的我们都它给办了。第二个成绩就是举国体制金牌战略优势项目集中,造就了一个竞技体育强国。

  我们对1984年到2012年的中国200枚金牌的项目分布做了一个统计,然后得出一个重要的发现。在200枚金牌里面跳水拿了33块金牌,排名位居第一。排在第二位的是举重项目拿了29块金牌;第三是体操26块金牌;乒乓球第四,24块金牌;射击是第五,21块金牌;羽毛球是第六,16块金牌;游泳是第七,12块金牌。

  但是从那些拿金牌的排在前面的项目,我们会发现中国拿金牌的项目分布有一个不好的地方。这些项目的关注度比较低,群众覆盖面相对窄一点,所以它们的商业化能力相对比较一般。

  刚才我讲的是体育产业的两个成绩,就是举国体制金牌战略快速打造了体育大国的形象。那么接下来我说下体育产业的两个问题,一个是硬件方面,一个是软件方面。

  硬件方面就是硬件发展不足,一个是说公共财政预算有限,运动场地资源有限。中国现在人均的体育场地面积在2012年大概是1.2平方米,美国是16平方米,日本是19平方米。中国的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跟发达国家比差距是非常大的,后续的话我们判断政策可能会跟这个有关系。

  软件方面问题是,中国现在的体育经济还属于营销驱动型,也就是B2B的,对广告的依赖比较大。对比美国会发现,美国是一个消费驱动型的体育经济,它的B2C属性值比较强。中国的体育经济结构比较单一,理念比较落后,在B2C的业务上的花费是比较低的。

  我们总结发现,体育产业里面最核心的是体育竞赛表演业。体育竞赛表演业存在很大的一个发展机遇。体育竞赛表演业第一个机遇来自于后面政策放开,会将上游的体育资源进行一个产品化或者市场化,这样会带来很大的商业机会。第二个就是体育项目资管的开发,将集中在非奥运这一块。

  第三个是体育明星和赛事价值的挖掘,后面随着社会化民营机构或商业机构的介入,会带来很大的释放空间。

  第四大块我讲下体育竞赛表演业,也就是整个体育产业的核心。

  体育竞赛表演业也就是体育赛事这块,它的特点跟娱乐产业非常类似,空间很广阔。

  体育赛事的价值也遵循一个金字塔原则或者二八原则。顶级赛事,也就是上亿级规模的赛事一般也就一两场。千万级以上的一般十几场,属于中高级的赛事。最下面,金字塔最底端的是百万级的赛事,大概千余场,这个属于基础赛事。

  体育竞赛表演业其实跟影视行业很类似。我讲下它的商业模式。我们知道影视行业分为明星、影视公司、电影三个环节,体育其实也分为运动员、俱乐部、赛事这三个环节。体育里面的球员其实对应的是电影里面的明星,盈利模式包括工资、广告、商业活动、形象授权这些事情。

  第二个环节是体育里面的俱乐部,对应的是影视行业的影视公司,它的盈利模式是广告、商业活动、球员转会、门票、联赛分红这些。

  第三个环节是赛事本身,我是认为塞事跟电影或者节目非常类似。体育赛事就相当于真人秀这样一个真实的现场互动,它的盈利模式包括广告、门票、转播版权这些收入。

  关于体育竞赛表演业,我们这里举个例子叫中超。中超的话我们是非常看好它足球赛事商业价值的回升。从国外来看,成熟赛事它的收入构成一般是媒体版权,商业赞助,比赛日收入也就是门票,比重是4:3:3。

  目前中超的商业赞助是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版权这块的收入基本上约等于零,比赛日球迷现场占比相对较低。所以我们认为中超除了广告有提升空间,版权开发还有比赛日的球迷现场收入有一个非常大的提升空间。

  接下来我们再举个比较重要的例子曼联。参考曼联,我们是看好中超俱乐部的商业开发。

  我们刚才讲的是体育竞技里面的例子中超。群众性体育这块我们举路跑的例子。

  路跑赛事的商业潜力是巨大,全球的成功运营案例还是比较多的。比如说全球知名的赛事运营商IMG,它创办了彩色跑,英文叫Color Run. 是一个非常具有影响力的群众体育赛事。

  在2012年的时候彩色跑在美国举办了50场塞事,吸引了超过60万人参加。2013年彩色跑被引进中国,现在已经发展成6站的系列赛事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