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股市技术分析总汇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3/16  文章录入:萃富投资  责任编辑:萃富投资

售,令价格大幅下挫以达到派发的目的,时下流­行的OBV理论是从价格的变动与成交量的增减关系, 
推测市场气氛是处于“收集期间”或“派发期间”。 

一、OBV的计算方法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计算OBV所需的数据为收市价和成交量,OBV的计算方法简单,当今日收市价较昨日收市价高时,今日的成交量为“正数”加入昨日的OBV值得出今日的OBV值,­当今日收市价较昨日收市价低时,今日成交量为“负数”加入昨日OBV 
值得出今日的OBV值,如下表所示: 


日 期 收市价 成交量 OBV 
930601 11.25 1000 --- 
930602 11.50 2500 +2500 
930603 11.70 1500 +4000 
930604 11.50 2000 +2000 
930607 9.90 1000 +1000 
930608 10.10 2000 +3000 


二、OBV的应用 


  OBV线的基本理论基于股价变动与成交量值间的相关系数极高, 
且成交量值为股价变动的先行指标,短期股价的波动与公司业绩兴衰并不完全吻合,而是受人气的影响,因此从成交量的变化可以预测股价的波动方向。 
  1、当股价上涨而OBV线下降时,表示能量不足,股价可能将回跌。 
  2、当股价下跌而OBV线上升时,表示买气旺盛,股价可能即将止跌回升。 
  3、当股价上涨而OBV线同步缓慢上升时,表示股市继续看好,仍有荣面。 
  4、当OBV线暴升,不论股价是否暴涨或回跌,表示能量即将耗尽, 
股价可能止涨反转。 


三、OBV功能分析 


  1、OBV线系依据成交量的变化统计绘制而成,因此OBV线属于技术性分析与属于经济性的基本分析无关。 
  2、OBV线为股市短期波动的重要判断方法,但运用OBV线应配合股价趋势予以研判分析。 
  3、OBV线能帮助确定股市突破盘局后的发展方向。 
4、OBV的走势,可以局部显示出市场内部主要资金的移动方向, 
显示当期不寻常的超额成交量是徘徊于低价位还是在高价位上产生,可使技术分析者领先一步深入了解市场内部原因。 
  5、OBV线对双重顶(M头)第二个高峰的确定有较为标准的显示,当股价自双重顶第一个高峰下跌又再次回升时,如果OBV线能随股价趋势同步上升, 
价量配合则可能持续多头市场并出现更高峰,但是相反的,股价再次回升时,OBV 
线未能同步配合,却见下降,则可能即将形成第二个峰顶完成双重顶的型态,并进一步导致股价上涨反转回跌。 
  6、OBV线适用范围比较偏向于短期进出,与基本分析丝毫无关。同时OBV也不能有效反映当期市场的转手情况。 

>> 均量线<OL> 

  在股票的技术分析中,成交量(或成交额)是一项相当重要的技术指标它能够反映市场的供需状况,买卖气势之强弱,以及投资者对未来股价变动的看法是否具有一致性。­但是,由于单日的交投情况往往取决于一些复杂多变因素,从而在成交量图上经常出现跳跃式变动的图形,使分析人士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为此,如若在成交量图上引进­移动平均线的概念,将一定时期内的成交量相加后平均,在成交量的柱条图中表成较为平滑的曲线,即均量线,则可以解决前面所提出的问题。 

一、均量线理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均量线是一种反映一定时期内市场平均成交情况亦即交投趋势的技术性指标,一般情况下,均量线以十日作为采样天数,即在十日平均成交量基础上绘制,亦可以选设三十­日的采样天数绘制均量线,其中十日均量线代表中期的交投趋势,三十日均量线则代表较长期的交投趋势。 


二、均量线研判 


  在研判均量线时,需注意均量线的波动并不提供所谓程式买卖中的买进或卖出讯号,亦不具备移动平均线那种对股价助涨或助跌的功能,均量线反映的仅是市场交投的主要­趋向,对未来股价变动的大势起着辅助指标的作用。 
  在有均量线的成交量图中,可以看出均量线在成交量的柱条图之间穿梭波动,从而推动股价变动的趋向,在上涨行情初期,均量线随股价不断创出新高点,显示市场人气的­聚集过程,行情进入尾声时,尽管股价再创新高点,均量线多已衰退疲软,形成价量分离,这时市场随意愿发生变化,股价接近峰顶区。 
  在下跌行情的初期,均量线一般随股价持续下跌,显示市场人气涣散,有气无力。行情接近尾声时,股价不断跌出新低点,而均量线大多已经走平,也可能有上升迹象,这­时股价已经见底可以考虑伺机买进。 



>> 人气意愿指标<ABR> 


  人气指标(AR)和意愿指标(BR)都是以分析历史股价为手段的技术的指标,其中人气指标较重视开盘价格,从而反映市场买卖的人气;意愿指标则重视收盘价格,反­映的是市场买卖意愿的程度,两项指标分别不同角度对股价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